偶而早餐时看中央台早新闻,说的是清洁马路的工人屡屡被撞身亡,大都因为捡烟头、烟盒等车外抛物。新闻想反映的主题看起来很高大上,那就是开车司机缺乏公德,从而导致环卫工人死亡,呼吁道德建设任重道远;副主题强调环卫工“死亡时都紧紧抓着烟头烟盒”,以体现环卫工的敬业与献身精神。
面对一个又一个环卫工在高速车流中被撞,鲜活生命一个接一个的消逝,假装悲痛的环卫官员则在镜头前表达两层意思:一是说他们不断培训环卫工如何在滚滚车流中捡垃圾而减少被撞风险,以证明他们多么尽责;二是以死亡的环卫工举例,通过说明环卫工作是多么辛苦和危险,反证向车外扔垃圾的乘客是多么的无德。
我忽然如梗在喉,早餐也变得难以咽。
镜头画外音里,环卫工人仍然在继续穿梭于车流中。他们不知道,随时仍然会发生恶性车祸事件,而死亡者仍然是他们。为了一点微薄收入,而甘冒生命危险,在某个时代,这曾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而社会开放到现在,我们似乎仍然在歌唱这种精神。即使同伴的不停死亡,也不能阻止他们的继续危险作业。与其说这是一种革命精神,不如说是环卫工并未经过真正的培训,而过于轻视这种随时可能发生的生命危险。
在此,我不愿意感慨民生之多艰,更不想指责司机或乘客的无良。君不见那么撞人的司机,哪一位不是心惊胆战恐惧不已?又有哪一位随手扔垃圾的人,会考虑到会夺去环卫工人的生命?我想反省而深以为可悲的是,这么多生命的逝去,竟然不能让管理者与媒体人认真反思一下:能否杜绝此类恶性事故的发生?能否严格禁止环卫工们危险作业?能否以其他机械化方式替代人工?
我不由地想起了当今社会贩卖儿童的猖獗。看微博与微信,中国大地,好像每一天都会有儿童被抢被卖。而社会上指责最多的,似乎是父母不够尽职尽心。即使看着父母撕心裂肺的样子,最富同情心的人,也难免不指责父母的失职。
然而,我们整个社会在做什么呢?也许,我们看到了公安机关,公益团体,甚至很多公众的努力,他们加大打击力度,他们发起公益行动,还有父母们为找到失踪的孩子,而变卖家产放弃工作奔波万里,几十年也不放弃。
但是,整个社会到底对此是多么重视呢?我们能否全社会行动起来,找到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比如建立全社会的儿童安全计划?比如加强万无一失的措施?比如针对儿童贩卖活动制定为最严厉的立法?比如儿童失踪报案程序的优先处理等等。
网传很久很久以前美国发生过一起儿童失踪事件,媒体报道以及民众反思的,不是父母的责任承担,而是政府及社会的责任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他们掀起了全面的讨论与行动,因措施得力而未再度出现任何拐卖儿童犯罪的泛滥。我们难道不应当也就此采取更为决然的措施吗?反观媒体,今后对此类事件的报道,难道一如既往地大而化之,站在道德高地指责他人,而不应视角更为独到一些吗?
类似环卫工车流中作业被撞身亡的新闻,类似儿童被拐卖的新闻,如果不从”生命最大“这一根本点上去做,如果仅仅落脚于司机人群的社会道德低下,指责儿童监护人未尽全责,那么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基本认知,生命的逝去及儿童失踪问题的仍将继续成为漠视生命的毒瘤,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生命最大,而不是政治最大,也不是职责最大,这一点是人类文明的共识。如果这点共识不能得到整个社会尤其是媒体人的共鸣,那么,这种假仁假意假慈悲假命题的新闻,仍然将会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之中,混乱我们对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从而继续使媒体与民众沦为麻木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