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壁垒影响下的产能过剩


     今年8月,工信部发布第二批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企业名单,共涉及10个产业的132家企业。除稀土产业外,第二批名单还涉及炼钢、铁合金、铜冶炼、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制革、印染、铅蓄电池等其他9个产业。

    对于列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企业,工信部要求有关省(区、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在2014年年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生产线,拆除相关主体设备,确保不得恢复生产和向其他地区转移。

     近三年,产能过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产能过剩行业大多是传统行业,且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何这些产业会出现产能过过剩,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上项目容易。一个地方经济刚开始发展,一般都是上一些简单的项目,而传统行业大多简单且规模可大可小,再加上政府初期的招商引资、鼓励,这些产业在全国各个地方,尤其县域这些行政领域,存在很多小炼钢、铜、铝厂。

    二是政府的保护。目前,中央和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矛盾,中央政府目标是全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增进全国人民的福利,但是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很多不是服从这个目标,而是服从地方长官的目标,地方长官的目标是政绩,是升迁,而如何升迁快,就是上见效快的项目。传统行业项目上马后,两年内既有成效,尤其是在产值方面。当中央政府治理产能过剩时,他们是不愿意消除这些行业,因为税收会减少,因此,有时地方政府还会替企业办法如何应对中央政府的检查。

   三是产能过剩产业需求量大。虽然,我国存在很多产能过剩产业,但是,这些产业的存在也在证实一个问题需求,如果没有需求,这些产业也不会持久发展。但是,现在的产能过剩,还不是真正的产能过剩,高端钢、铝、铜、纸等,我们还是在进口,有些地区还缺少产品,说明我们的产能过剩,实质上是一种区域分布、产品结构的产能过剩。

为何产能过剩屡禁不止?

    一是地方政府的保护。中央政府的政策需要地方政府配合才可以实施,但是,如上分析,地方政府的目标是政绩。而不是人民福利,在治理产能过剩时,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还需要保护这些企业,或者想办法升级这些企业,使他们摆脱处于产能过剩这个行列。这也是各个地方为什么转型升级医院这么强的原因。

    二是产能过剩行业的退出壁垒过高。钢铁、铝、铜、水泥,这些行业投资量过大,尤其是其设备的专用性过高,导致其专用其他方面可能性较小,因此,沉没成本过高,每一个企业投资建设之后吗,都想收回成本并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这些行业成本收回周期又过长。因此,退出这些行业的壁垒过高,再加上地方政府不愿意他们退出。因此,这些行业为了不被列入被治理企业名单,都想办法扩大产能,因此,出现“越淘汰,越扩产”的现象。这些企业很清楚,只有扩大企业规模,做到行业的前五,国家不会淘汰这些企业。这些为什么很多地方产能过剩企业越做越大的原因。

    在地方政府保护和退出壁垒过高的背景下,如果治理产能过剩,继续靠政府关闭企业,估计还是屡禁不止,反而,这些落后企业,随着这些产能过剩企业竞争,有一部分企业越做越大,会慢慢消灭掉那些小企业,市场这只手有时也比政府治理的更加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