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节点之一就是地方债的问题。根据智本创新论,对地方债务问题提出“智本型”综合解决方案,具体如下:合理引导心理预期,防止投资意愿不断下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使地方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推动金融创新;建立一套债务预警、监督和管理机制,预防地方债风险;转变投资方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将地方债务纳入考核体系。进行资源创新,促进土地流转,改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严控货币供应总量,盘活资金存量;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李国旺
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五元方案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内生于中国特色的官员考核机制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税分权体制,且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同中国宏观的投资驱动模式紧密结合一起,相互共谋,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风险上升及人民币“外贬内升”的局面,长期内这种模式难以为继。目前,我国宏观背景、地方政府产生机制已经发生一定改变。宏观上,可以从“心理、政策、业绩、估计、供求”上把握地方债务问题发生的机理、变化及探求解决之道。
1、理论:理论创新与群体心理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理论犹如观察现实世界的“镜子”,所有理论都是现实的抽象反映,所有的政策措施也都是理论在经济上的映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时是正能量的传输,有时是负能量的积聚:如果理论能够全部、正确、及时反映了经济现实,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政策创新,则对经济实施正能量传输;如果理论只能部分反映真实世界,理论就可能歪曲甚至颠倒反映现实世界,理论就会向经济体传输负能量并造成价值毁灭。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产生、演变及解决之道是理论——政策——业绩——估值——供求“五元”力量互动促进和相互制衡的结果。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由此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需要从理论创新及群体心理来寻求突破口。
(1)理论创新与困境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产生及传统的解决之道受到中国既定投资驱动经济模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模式——产生问题——出台对策——经济模式”的恶性循环(见图),这样的循环无法根除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由此带来的金融系统风险,也无法改变走入困境的经济增长模式。
智本创新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及金融风险的分析和解决首先通过“五元”齐观,这样就能从宏观、中观、微观处观测出问题产生的机理及互动机制,“五元”齐观的方法已被笔者成功应用于世界经济的观测中;智本创新论提出了“5+6+2”的系统配套的解决方案,兼顾宏观与中观,考虑长期和短期,照顾问题的难易程度,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与之关联的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最终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心理及思潮变化。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已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群体心理对于此也有反映。2013年6月与12月的“钱荒”即是最好证明。因此,我国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融资等问题已经带来了群体心理变化,这一变化加大问题的解决难度。对于群体心理出现的问题,需要国家宏观积极指引,地方政府需要做好承诺,通过具体取信于民的措施,使这一心理趋势缓解。
2、政策:创新政策体制,变革金融体制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问题根本上来源于宏观政策、体制,然而,在实践中,这一问题的引起和传播涉及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问题,不能通过直接的“硬着落”去刺破经济泡沫,只能通过短期内政策制约,去逐步减轻债务继续蔓延,长期内通过结构性改革逐步稀释地方债务,这些都涉及政策作为复杂劳动的参与。其中,短期内,需要宏观政策调控与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中期内,需要金融支持和逐步引导;长期而言,需要结构性改革,根本消除债务危机。
3、业绩:转变观念,提升业绩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问题从地方政府的收入支出模式可以很好辨别出其行为逻辑,在收入行为上,地方政府极度短视,造成地区间恶性竞争不断;支出行为上,地方政府盲目攀比,不负责任,造成债务堆积。从宏观环境变化的角度看,地方政府自身需要逐步转变观念。
(1)中央政府业绩考核逐步变化。中央政绩考核体制逐步发生变化,地方政府自身的政绩观点必须随之转变,地方政府只有超前做好中央政府的政绩和业绩要求,才能更好提升地区的业绩及自身的政绩,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政绩模式和道路,必将使地方经济道路及自身的政绩越走越窄。
(2)转变短视行为,创造长期业绩。需要消除地方政府恶性竞争的极度短视的行为,长期内地方政府收入会出现“拉弗曲线”效应,及高度市场化的支出结构,最终达到政府收支“高效率、高效用、高效益”的统一,债务困局自然随之解决。
4、估值:协调各主体估值需求,重视资产负债
(1)协调各主体估值需求。地方政府需要考核各主体的利益,提升财政是收支的效率,最终达到各主体利益的协调,这样不仅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债务危机的压力,长期内这对于地方潜在收入的提升也有好处。
(2)重视资产负债情况。地方政府也需要考核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盘活资产存量,加速资产的周转,创造收入,解决财务困境,例如利用智慧、智本来高效利用土地等资产,优化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严峻程度。
5、供求:严控货币总量,盘活资金存量
在经济去产能、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健,为了进一步加强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管理,央行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总量方面进行合理控制,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从而激活货币存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可以用更小的货币增量来支持同样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问题解决之道
从六维视角透视地方债务解决之道
1、资源。在我国公有制环境下,土地和资源皆为国有资源,地方政府法律上是该地区的土地和资源的所有者,因此地方政府实际上拥有着很庞大的固定资产。智本型政府一方面需要对土地的使用进行改革,如对于承包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使土地供需匹配。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另一方面,开拓矿产、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潜力,通过招标、参股等方式开放民营资本市场化运作,使智本型政府作为服务型政府专注于对市场化的运作的引导和监督,逐步淡化政府对于市场化经济的主导和投资参与,同时减少自身的资金压力。
2、政策。智本型政府应当把一个地区的居民幸福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当前政府的举债大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关于民生方面的环境、养老、教育、医疗、城市维护却缺乏有效的建设激励,因此有必要建设智本型政府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地区经济指标,还应该包括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监督等智本型政府评价指标,从根本上杜绝以往政府只看重经济指标的考核弊端。
为了使地方政府高效率、高效用、高效益的提供公共产品,需要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合理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以房地产税、资源税等充实地方税体系,完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改进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税源总分制度等。
根据收益范围和规模经济等因素考虑,可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事权上收至中央。中央应适度下放部分财权,以稳定地方财源。同时,构建地方税体系,赋予地方一定自主税收管理权限。
3、管理。智本型政府应当建立一套债务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预防地方债风险。一是按照债务负担率、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建立债务风险指标预警体系。将地方政府债务逐步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二是编制政府流动资产负债表,实施动态管理。三是严格控制融资规模,建立健全项目决策机制。四是完善政府债务建设项目的监管制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技术。一方面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富有价值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政府进行的不合理借贷、发债以及担保等需要适度,生产关系需要同生产力保持平衡,债务应当同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5、产品。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尚且出现巨额的政府债务情况下,为了应对未来债务可能恶化的情况,地方政府应该完善养老的市场化机制体制、教育的基础覆盖和高等教育的商业机制、医疗的保险(放心保)机制等,针对公共产品带来的债务问题,政府应该有序应对。
6、市场。地方债务问题本质是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问题。因此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该放权于市场、放利于市场,让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经济在市场中共同竞争,减少过热的财政性政府投资。
破解地方债务困境需从产业创新与金融创新入手
从笔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探索根源的研究看,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是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产业升级落后的衍生物——金融体制的落后使得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只能以传统的信贷渠道获取,产业升级的落后使得地方政府热衷于基建等长周期投资。因此,破解地方政府债务困境,需要从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入手。
1、产业创新。地方政府名下的各类融资平台将所筹得的资金大多用来搞建设新城,产业园等,但是由于产业创新的滞后,产业集群经验的缺乏,使得新城、产业园等的投资项目收回资金的速度慢、周期长,远远大于融资平台资金的借贷期限。这便造成了资金期限的错配,使得市场流动性紧张,地方政府的债务困难,信用风险高企。地方政府应该转变地方发展观念、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和产业集群发展,通过转变注重基金投资的理念,更加侧重于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投资,通过产业创新增加投资效益,缩短资金回收周期。
2、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的过程需要金融创新贯穿,地方融资平台是我国金融创新机制不完善的产物,同样有需要更加合理的金融创新予以化解。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直接融资、设计金融考核体系和挖掘民间资本等方式,促进产业创新可以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稳定、安全、多元化的金融环境,促进地方政府资源的高效利用。
化解当前地方债务困境的策略与解决之道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