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正态就是世界上存在的正面、积极和向上的形态。就任何一个时代,世界上都会有一种全世界当时公认的正面、积极和向上的形态,这种形态就是中级正态。
就目前我们所属的世界,世界求和平,科学为民生,社会尊民本,多元共繁荣就是正面、积极和向上的形态。反之,在这个世界上煽动战争,打第一枪,让和平受到糟蹋,这样的运转肯定是反面的,这样的运转从它对世界的影响来看也肯定是消极的,运转效应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肯定是向下的。世界求和平,全世界各个国家间没有战争,也没有大规模敌对暴力性行为,国际事务处于普遍稳定。世界和平是需要人们去争取的,争取世界和平的作为就是正面、积极和向上的形态。自发性的和平源于政治鼓动者远离偏激,避免过度激动;强制性的和平源于热爱和平的世界力量对掀起破坏和平的力量的强制约束。由此看来远离偏激和避免过度激动的政治家的作为属于正面、积极和向上的形态。
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涉及面是极其广阔的,在某一个面上的某一方向,都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本身是广义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运转和作为所产生的积累。科学的成果可以被人们广泛地应用,过去科学也曾经被战争所使用,大量涂炭生灵。科学只在为民生服务,不仅为国家民生服务,还要为国际民生服务,科学在其运转和作为时与民生紧紧相扣才是正面的积极的和向上的。
世界上各个社会的运转和作为多种多样,浩瀚繁多,只在这些运转合作是以民为本,尊崇提倡以民为本,才是正面的积极的和向上的。“以民为本”的思想诞生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民”指的就是平民百姓,与“君”相对。“以民为本”,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民为重,君为轻”。在唐朝以前,只有“以民为本”,没有“以人为本”。 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为避皇帝的讳,“世”改称“代”,“民”改称“人”。于是,“以民为本”变成了“以人为本”,但意思并没有变。,若有些许差别,“以民为本”针对的是君主,“以人为本”比较的是人和物。
世界本身是多姿多彩的,多元共繁荣本当是一种自然的客观存在,文化的多元性是世界上的客观存在,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集合,文化是人类生活的集合。凡是崇尚单元,敌视或藐视多元的运转和作为基本上是反面的消极的和向下的。而多元共繁荣才是正面的积极的和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