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游戏


  读者切莫误会,我不是要写李小龙,反正我亦不喜欢他,他的性格找死,绝对不能做榜样(详见2010年6月26日本栏「捷拳胜截拳 问哲方成师」),我是要为读者找出香港以至世界其他地方的竞争力起落原因。香港被瑞士洛桑管理学院调低排名,由全球第一跌到第三,到底原因何在?先卖个关子,80年代初,笔者仍身在校园,当时全球似最有竞争力的地区是哪里?答案是日本,甚麽“日本第一”“Z理论”等书,甚嚣尘上,教授以不授课本,争相介绍这些最新热作为荣。

  酢醒辨真

  笔者当时与狼王同学,大家都是靠自己供养,无家庭支援,狼王就更厉害,在几年的大学生涯,他老人家经历娶妻,包二奶,生子,创业,搅学运,简直令人目不暇给,由於他老人家事忙,每次上课都在那闭目养神,甚至在梦乡打鼻鼾,有一次那教授不生性,在他老人家养神之际讲日本竞争力,狼王只是对左右说“揾食啫,叫他(教授)说话别这麽大声就算了。”当时情况尚未失控,怎知坐前排,买定一堆日本“大师”作品中译本的擦鞋仔同学,开始跟教授互相濡沫秋波。

  狼王老人家最痛恨走狗鹰犬,就从後排传出江湖密令:“大雄,叫前面收声,不然有他们好受!”前面那些不识死,仍然继续与教授恋恋同窗,狼王揉净眼睛,登时站起来:“各位,读书的态度,是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另外,能够称得上理论,是在学术上被无数次挑战不败,才能登殿堂成理论,最後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若应用不成功,就是水土不服,不能硬套,更不能成理论,大家有没有看《信报月刊》,Z理论出口至新加坡,以至其他筷子文化国家亦屡遭挫折,很不幸,各位要读的书,其实已经过时了,或许能应用在日本,希望大家尊重真知识,好好静静思考试,勿再乱吵,我现在要睡了!”语惊四座之余,教授与擦鞋仔们立时鸦雀无声。

  生命中不可承的无(钱)

  狼王表面上醉卧课堂,实情已对日本有深厚掌握,日本当时的年青代业已崩溃,不再似上代般坚忍,原宿文化的出现,更证明80年代已开始崩堤。回到香港的50後,60後,甚至70後早期型,他们跟年青狼王时一样,是背着一个计时炸弹,玩着经济死亡游戏,这游戏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手停口停”,“失业等於没命”,“吃饭是我们最大的问题”。狼王要下养老婆,二奶,儿女,当时亦很多人亦要上养父母,外父母,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一个(月的薪金)都不能少,就算要创业,往往都想得很清楚,成功率有多高,转圜时间要多长?中间的资金寸头向那里融好?一旦失败时是否可以回头打工?绝对没有想过有什麽天使/风险/创投/阿爷助养等基金。

  我不会说这个是最好,甚至好的时代,我只想说,由於大家没有资本累积,大家不能捱饿,不能主动长期失业,不能搅些太渺茫的生意。经济上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是天天发生,你我的故事:但现在就算主动失业,外有公援,内有家援,低学历者甚至有时候不工作,比工作更划算,谁要去竞争?算占领中环令香港经济停顿三年,只要维持便利店续开,大部分香港人都饿不死,能存活。念市场学的人知道,每事应首先问有没有市场,我想告诉大家,“竞争力”三字的市场愈来愈狭窄,而现在的年青人要创业,最重的目的是威给父母/侪朋/异性(总比同性好)看,并非首要创富。日前在清华董事长班授课,我一再对学生说,你儿女最佳的财富战略,是巍然不动,静静等你们(死掉),不费一兵一卒,他们何需创业创富?敝事务所多年前曾经协助过香港政府的“营商友导”计画,我们就指出一个全球大都会现象,不在本地出生者,创业成功比例,比本地出生者高出多倍,原因是他们每天都唱在心里罗大佑的“一无所有”。亦是人口老化的一部分,要将移民品质不足都算在内,为政者,为企者,应该为自己的人口人才,新旧血,不断客观检视。竞争力绝不能光靠鼓励/推广搅起来,唯一的方法是有效输入与补充,像欧洲的福利社会,早为国民解除死亡游戏的威胁,恶果就由政府替入负担,变成国家自玩死亡游戏。这情况下,到底是等该国下一个铁娘子出现,还是等该国/该地玩日版北野武的“大逃杀”,还是美版的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来「自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