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题的圣理书院争鸣观之一
小学生唱的红歌宜有所宜
弘杨仁义圣贤观的圣理书院,对可能有助长不仁不义之嫌之举,有责任提醒警惕。红歌中有的可能于益于弘杨仁义人性,有的则可能有悖于伸张仁义的偏颇之词。
圣贤仁义观支持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对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科学揭示,但不认为只有以暴制暴来解决问题,对难以避免的战争只能表示遗憾与理解但不支持继续,力求化解。希望有墨子式的圣雄智慧去化解公输般之类枭雄野心,春秋无义战。
有人主张小学生大唱红歌, 红歌中是否有弘扬仁义或有悖仁义的内容,是圣理书院当然该考虑的。必需同时考虑歌的形式与内容,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必需是健康有益的,内容更必需是健康有益的。《南泥湾》之类歌唱艰苦奋斗精神的红歌当然可唱,红歌中突出血腥战争的则宜淡化而不宜大宣扬。
陕北贫苦农民对共产党推行减租减押退押获利感恩,把谈情说爱的民歌,改词唱出共产党及其领袖是大救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国际歌说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是境界更高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宜引导向这方面认识而不宜朝神化个人崇拜方向发展。有些人曾一度主张用东方红代替国歌或把国歌改得更突出阶级斗争,没有得到广大人民支持,是仁义无敌信仰的一个胜利。
《东方红》作为民歌与历史的回忆唱,无可厚非,再作为强化个人崇拜与阶级头争与政治斗争大唱,则已有所不宜。对于未能成为圣雄的功过可能接近对开的历史枭雄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们,是不可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对枭雄们可以理解但不宜盲目崇拜,重点是以人为鉴尽量避免枭雄们可能给大批民众造成的无妄之灾,这就要大力弘扬圣贤仁义观、大唱不悖于仁义的各种形式的歌,包括其中于仁义无害的那部分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