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利润下降,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得看利润的来源以及企业的对策。如果原本的利润是来自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么利润下滑会促使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退出处于竞争劣势的领域。利润的下滑也可能是同行竞争加剧的结果,最后的赢家是消费者,所以未必是坏事。但是如果原本的利润是来自政策的倾斜,那么利润下滑会促使企业集中力量去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一个例子就是在中国进入WTO后各行业国企面对外来竞争时的迅速兼并重组。在一个政策环境起决定作用的行业,比如说房地产,经营者面对利润下滑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造出更漂亮更结实的房子,而是如何去游说政府托市。这不是国企的特有的:只要政府能够不受监督地改变游戏规则,那么任何受规则影响的球员都会想办法与裁判达成“共识”。
我们关心国企的利润,不光是因为国企自身的应对,更重要的是国企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到整个经济层面的资源分配和运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抓大放小”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谬误的。政府一旦抓大,那么就没有办法做到放小,因为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抓大”必然会改变中小企业和相关产业的生存环境,包括市场准入、定价权、人力资源流向,以及投资意愿等。如果因为国企利润下滑政府决定在后面推一把,那么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有理由对国企的利润下滑表示担心。更重要的是,政策倾斜混乱了企业经营的绩效指标。央企无论做得多出色,大家都把这归因于政府支持;小企业无论经营得多糟糕,埋怨的都是这“体制外”的环境。我无意评价央企的效率或小企业的经营,但评价体系的混乱势必影响竞争的后劲。
抓大与放小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