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雁行模式的特征是以加工贸易作为出口产品的主要生产方式,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欧美市场。这一特征也决定了东亚地区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彼此之间没有很深的经济依赖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东亚地区在最近20多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但是经济组织的建立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建设非常慢,落后于北美的深刻原因。然而中国的崛起正在深刻改变着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对东亚地区来讲,这是-个非常深刻的历史变化。最近几年,欧美经济不景气并没有影响到东亚经济的增长,原因就在于中国的需求大大拉动了东亚各国的出口复苏,原来东亚区域内以欧美市场为出口导向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现在中国市场正在取代欧美市场,成为东亚各国和...
作者文章归档:郭川宝

监督和制衡是平衡之美
要实现企业安全又快速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制衡权力,只有权力受到制衡,企业才不会盲目冒进,企业决策才能够得到不断优化。英国阿克顿勋爵的名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事实上,不受约束的权力是一切恶事之源。人类文明的最大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于权力的约束上。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大师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只有驯服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国家如此,企业也同样如此。没有对决策的...
虚拟经济与国际游资
游资不仅会引发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而且会通过金融市场中的投机动作把危机传给其他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1年金融市场上以银行短期存款或其他短期存放形式存在游资至少有7.2万亿美元,国际游资的存在和发展虽然有利于调整资金余缺,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打破资金市场的垄断,但这类资金过于追逐利润收益,不择手段,又有极强的流动性;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经常受到它的冲击。一是游资会因投机性操作动摇某国汇率而引起外汇市场偏离原生本体,金融交易也越来越脱离实物经济,各国要通过调整全球金融发展的方向和动作机制,防止金融发展中的过虚拟化趋势,纠正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倒金字塔式...
金融全球化的基础
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发展中国家70、80年代以来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资金融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金融市场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在金融市场深度上也不断提高。据统计,部分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如智利、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加坡的股票市场深度即股票资本化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高于部分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金融全球化不是限于发达国家,而成为全球意义上的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的技术原因是金融创新和电子...
欠发达地区与工业化必有之路
欠发达地区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域而言的。立足新型工业化的自有属性,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其基本特征是竞争力存在明显的弱势,主要表现在:工业化水平低、总量小、比重低,产业结构低级化,产品竞争力弱,工业化进程一般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期转换的过程;集群经济和城市化水平双重滞后,而推进城市化一定要有产业的支撑,要有人才、产业的集聚,还要有足够的财政投入,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有限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抵消由于市场化进程低、市场规模小、发育不成熟、基础设施薄弱而导致的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的不良后果等。
在经济...
金融全球化与政策
金融全球化的政策原因是各国相继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随着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和国与国之间经济依赖性增强,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日益显露出来。发达国家在70年代开始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并在1980年以后加快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步伐。到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基本上取消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汇兑管制。除了部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对与国际贸易无关的外国银行的信贷,对外国在某些行业的投资、对外国买卖房地产和证券某些方面的限制以外,发达国家已放松或取消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则从80年代开始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并在90年代加快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进程。到90年代中期,阿...
公法与私法
现代社会,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日益增进,由此而产生的现代社群形态,现代生产、生活的合作状态,使得社会结构本身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变得比过去更为重要,社会权力、社会利益也越来越具有存在的现实基础。为此,应该强化社会合作、社会团结,贯彻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协调发展。例如,发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发展公私法并轨的相邻制度,适度承认私权限制,均是此理。然而,传统的市场经济法律主要是以极端个体化的权利或者义务作为规范技术建立其规则的,这种技术虽然可以凸显私人的法律主体性地位、激发其主体性意识,但是也容易造成个人主体之间的疏离和对于社会合作的不自觉。同时,一些原本社会性很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规则的纯私化...
财富与快乐
有了一定的财富作为生活的保障,会让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但这好像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过得快乐,只能说我们过得很舒适。很多人用一生的努力去赚钱,却忘却了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规划,那他的快乐和幸福又从何谈起呢?特别是现代人的金钱观,更让我怀疑财富给我们带来快乐?现在的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因为分配不均种种原因,仇富的心理在社会上普遍流行,金钱在很多人的眼里,不是其他,而是一种邪恶的象征,虽然金钱或者财富只是一种中性的东西,本身没有任何的褒贬色彩,但因为社会的不公,让人对钱戴上了有色眼镜,这时人的金钱观已被扭曲,人人都想获得金钱以炫耀或者攀比,那么对快乐又有何帮助呢?再者,从根本上说,财富和快乐毕竟是两...
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演变
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有很多。从霍夫曼定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到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罗斯托的成长阶段论,再到库兹涅茨的变动趋势研究、钱纳里的“标准结构”以及日本学者的“雁行形态论”等,总体上都论证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来说,从三次产业结构转换看:第一产业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就业人员看,其所占份额都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份额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则一直增长,存在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趋势。从工业化发展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
认识反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反全球化”的各种力量也在孳生、汇聚、增强,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世界现象。从1999年11月30日的WTO西雅图会议到2001年的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会议、哥德堡欧盟峰会和热那亚八国集团峰会的“反全球化”游行示威活动,再到2002年12月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规模空前的百万人“反全球化”大游行,无一不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面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问,在一个言必称全球化的社会里,是什么力量使“反全球化”运动能够成功地动员如此多群众,将许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色彩乃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