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们的茶道
彭召伍
陕西南部的紫阳县,只要有土的地方就生产茶叶,只要有阳光的地方,茶树就能健康地生长。
茶与紫阳的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千上万的紫阳人不仅是种茶、制茶、销售茶的能手,而且,还是自己劳动成果的享受者。
最会享受的还是父辈们,他们是地道的农民,一生一世没有目睹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只与土地打交道。别看他们过了花甲之年,可依然面色红润,腰腿硬朗。这就是与他们常喝茶有很大的关系。“一日三餐吃五谷,吃了五谷想六谷”,这是他们的口头禅。“六谷”就是喝茶。五谷一日三餐,六谷可时时享用。清晨,阳光把温暖洒到一个个清静的庭院,人们从睡梦中醒来,男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摸茶缸子。茶是老婆早起泡下的。泡茶的女人起得比茶芽抽条还早,天稍稍发亮,她们就从温热的被窝里钻出来,先是将晚上关好的鸡放出笼,再给猪槽里添一些猪食,然后回屋,开始洗脸、烧水,为嗜茶如命的男人泡茶。泡茶很讲究,水必须是现掺现烧的,缸子要用水将里外冲洗一遍,再放进适量的茶叶。水开后,将烧水壶举得高高的向茶缸内冲开水,水从壶嘴里喷出,如山间细瀑跌入深潭,哗哗作响,宛如一曲高山流水,茶叶在缸子内上下翻滚,又如蛟龙戏水。她们这种泡茶法,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男人,对待客人或是经过家门的过路人她们都会用这样的方法招待。
喝早茶,是父辈们的一种习惯,而这习惯一旦养成,谁也无法让他们改变。在他们看来,一天劳作之前喝一缸子现泡的茶,全身才有使不完的劲。
炎热季节的午后,劳动歇息之际,最好的降温去暑的办法还是茶。当头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灼烧得人们身上的衣服仿佛就要起焦味,父辈们把与他们热情一样沸腾的开水冲进茶缸里,刹那,茶叶翻飞出沐春风,茶香引得围坐人心旷神怡。大家一缸一缸地喝,边喝边聊,炎热随着一阵接一阵地欢笑声一扫而光。
父辈们说:没有午茶喝,即使一个力大无比的男人也会因为茶瘾发作而懒于动弹,就是动了也上气接不了下气。如果说早茶的作用是提神的话,那么午茶的作用就是补气。“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时无茶”,大概就是父辈们的喝茶习惯中形成的吧。
父辈们喝茶最惬意的日子,莫过于适逢雨雪天气。他们不用劳作,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天南海北地煽经,一边喝茶,一会儿功夫屁股下面也热起来,接着,全身上下都热,鼻尖也渗出了汗水。经这一折腾,平日里因劳累引发的腰酸腿疼都好了。
父辈们这种喝茶法,兴许你觉得太古板,但我知道这种喝法不仅属于父辈们,还属于在这块土地日耕月耘的紫阳人。《茶经》里的东西,父辈中大多数人永远不会知道,甚至说他们根本不懂,他们只懂得“勤劳作才有好收获”这样的道理。父辈们的喝茶法兴许缺少太多的文化内涵,却懂得这种喝法的真趣。他们更晓得,茶是当今最好的饮料。茶盛产在山上,得到的是黑土的恩赐,阳光雨露的滋养,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饮品,就是不经过加工,也能从生鲜的绿茶里品出生活的真味,感悟生活的真谛。
(作者单位:紫阳县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