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定市场经济中总会充满竞争,而且正是因为竞争且是自由竞争,使得人们对市场经济持有肯定的态度。当然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有着根本的作用,使经济保持健康发展。
那么,竞争是怎么产生的呢?在什么条件下同质的产品才会有竞争?抑或将产品具有哪些属性才具备了竞争的性质?
假 设区域A与区域B之间不存在贸易活动,A、B内各自生产同一件产品P不存在竞争,这是确定无疑的。如果区域A、B之间存在贸易活动,则A、B各自独特的产 品D理论上不会存在竞争,但是因为A、B区域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人们可能对一些外部产品持排斥的立场,但是市场一旦确定下来必会产生贸易活动,为了 追求更多利润生产商需要努力改变人们对他的产品的态度,便具备了竞争的条件。
如果区域A的整体经济实力较强或者它的某一种独特产品对区域B拥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附属于或者有关联的产品则具备了打入区域B市场的潜力,虽然区域B的人们持排斥的态度,但是当他们的其他正当需求不能满足,一些人便决定接受这样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人们共同需求的不同产品便发生了竞争。比如,西方的刀叉和中国人的筷子就是极为明显的例子。
当然,随着A、B区域间贸易活动的加强,虽然A区域内 已经具备产品A1,但是B区域的生产者或者不具备AB间贸易条件的情况下A区域本身内的生产者看到市场前景,也加入产品A1的生产。既然已经有人在生产产 品A1,后来者再来加入是否缺乏理性,貌似如此,但是产业聚集化的结果则是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商会随之扩展开来。暂且不考虑产业聚集化的因素,后来者出于 分我杯羹的想法加入进来是否具备理性,一种情况是市场在不断扩张或者市场会不断产生需求;一种情况是消费者出于多种选择的期望便促成了后来者的加入。
正是存在允许后来人加入的条件,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从事同种产品的生产。随着生产者的增加,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满足,同种产品的空间被压缩,此时或者一些生产者开始差异化生产,对产品加以改进或者研发新产品;新加入者起步总会步人后尘,从学习开始,等到市场成熟、自身认识提高才会对产品加以改进,随着产品差异化的增强,消费群体则进一步固化,新消费者成为各生产商竞争的群体。
有一些情形,市场上广为存在某一产品,一其他生产商依旧从事这种产品的生产全然为自身使用,即使从边际效益上看,自身生产并无收益。人们这么做不是没有理性的成分,推至极端的例子,存在很多餐馆但一日三餐不能全然在外解决,即使存在定制的条件下,人们这样的选择保障了生产的安全,不至于经受市场的更多波动。这样的选择存在着效益的低下,但如果对全部生产存在不利影响,人们依旧会这样去做。
不过,上述行为也会与其他生产者发生竞争,虽然自身使用的产品并不流入市场。只要生产商有产品走入市场,他便不再是封闭的。因为市场不仅仅是生产者决定的,消费者也是重构市场的关键角色,他们会对既定的产品提出批评,提出不曾有的要求,这样其它专门生产者就会蒙受损失,竞争便由此引发。况且,在一些生产者决定生产自用的某一产品,市场便不再完整,形成市场边界绝对是各个生产者的损失。
市场中,行业内一竞争者退出并不会如人预期的那样,使得其他的生产者瓜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是会加剧竞争,不仅仅是后来的竞争者获得了机会,更是因为消费者需要重新定位。如果退出的竞争力所具有的产品特性,市场上无法满足,消费者就会被迫重新组织市场行为,这也意味着市场在扩大,市场增加了潜力,其他各生产者需要具备更大的竞争力才行。
但是,如果市场上出现替代品或者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需要新的产品,这两者应该是同一意义的。那么就会使得一种产品退出历史,替代产品的兴起不仅仅出于技术、成本、贸易条件的提升,也可来自于理念、品质或者所适者群体更为广泛所致。代替产品和行将推出的产品之间也存在竞争,竞争是创造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