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学生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 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常规 教育、专题教育、系列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社会实践 教育为辅助,开辟多种德育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道德教育实施的意义

(一)顺应时代的呼声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许多中华民族珍贵 的生活史料, 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继承与教育。2 008 年,国务院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假日。人民大学校 长纪宝成也曾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他指出纪念传统节日并非单纯为了休假,而是让广大群众利用假期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 动,回味悠久历史,享受民俗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 力。 民族学者们也指出: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节日中的精华,要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 且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活动,了解文化源流,创造文化新 生活。

(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民族节日最富有文化意味, 如春节, 它就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多种文化。 从大年三十的吃饺子、 吃团圆饭,延伸至正月十五的吃圆宵,体现的是饮食文化;裱剪纸、 贴窗花、唱快板,突 显的是民间艺术文化;对对子、贴春联,吟诵的是诗词文化;赶庙会,唱大戏,热闹的是戏 曲文化;玩龙灯、舞狮子,彰显的是娱乐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学生通过上网、调查访问和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了解节日的由来,而且能更深层地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学习 生活,拓宽知识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目标1 、通过学习与实践,增进社会与文化参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陶冶学生爱家、爱乡、 爱国的民族文化情操,尊重并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与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 培养文化生活兴趣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道德教育的内容 新道德教育主要利用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充分挖掘节传统因素。 民族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包括饮食文化、 民间艺术文化、 诗词文化、 戏曲文化、 娱乐文化等,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 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 的许多传统节日,已经丢失了传统的元素,特别是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特别是年轻家 庭,对传统节日不够重视,有的基本上不过,而学生过的每一个节日,除了吃,就是玩,缺 乏探究节日“实质”的氛围,对传统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因此,为了挖掘国粹的精华,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与我校前期 “诗文育人”和 “习惯养成” 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特开展“挖掘重大节日教育资源活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