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态也需要不断调适,就像个体心态需要不断调适一样。调适是一个修理、剪裁、滋补和润和的过程。心态调适是运用操持成熟心态来替代次成熟心态或不成熟心态的过程。家庭心态调适是家庭成员共同操持成熟心态来替代次成熟心态或不成熟心态的过程。
“调适”一词最早见于《淮南子诠言训》:“阳气起於东北,尽於西南;阴气起於西南,尽於东北。阴阳之始,皆调适相似。”以后又见于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 李少卿三章,清和调适,怨而不怒。” 章炳麟 《文学说例》:“沟分畛域,无使两伤,在文辞则务合体要,在口说则务动听闻,庶几调适上遂乎!” 蔡元培 《国文之将来》:“专重形式的美术,在乎支配均齐,节奏调适。”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涂瓮》:“火盛喜破,微则难热,务令调适乃佳。”《旧唐书·李珏传》:“当四体平和之,长宜调适,以顺寒暄之节。”“调适”一词在如上的文句中扮演了“协调、合适、适合、调理、调养”的角色。
近代,生理学上也用上了“调适”,指的是人的眼睛焦点自某一点移动至另一点,已达到看视清晰的改变过程。人类学也曾用上“调适”,指的是有机体在其环境方面造成的变化与环境在有机体内造成的变化之间达到舒坦的互动过程。社会学也用上了“调适”,指的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过程。在这种状态或过程中,双方避免公开的敌意表示,并在经济、社会或心理上各自获得某种补偿性利益,而让冲突根源悬而不决,并让导致少数人的从属地位的结构上不平等状态继续保持下去。
本人最早用上心理调适一词是在1985年,现在回溯起来,其意大概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人的心理舒坦的运作。在后来的十多年里,本人逐步建立了成熟心态理论和方法,以后本人又认识了次成熟心态和不成熟心态,心理调适又被这样的意思所代替:运用成熟心态的理论和方法替换原来次成熟心态或不成熟心态的理论和方法的运作。
人要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也就是经常使自己保有心情舒畅,情绪昂扬,人见乐迎的状态。这种个体状态不可能是一直持续保有的,它需要不断进行修理、剪裁、滋补和润和,也就是需要心理调适。人们生活在世上,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不断进行心理调适。心理调适是人们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内容。
修理,当机器设备、部件或零件发生磨损、性能下降以至失效后,为使其恢复到原有可用状态所采取的各种修补、调整、校正措施。广义的修理针对损坏了的不协调的事物进行修复和理顺。对象为物品时,有维护、修葺、整治的意思;对象为人时,有滋扰、宁事、用言语或其他方式进行导引。剪裁需要样本,心理调适的样本就是成熟心态的样本。滋补是用具有滋阴补血作用的药物治疗阴虚证、血虚证的过程,如滋补肾阴、滋补肝血等。也就是进食药物和贵重食品来补充身体的虚亏。润和,加油或水改变干枯状态使其细腻光滑,和顺优质。心理调适就是针对人的不良心态进行修理、剪裁、滋补和润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