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新政如何左右A股


中国证监会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是逐步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步骤。据悉,意见发布后,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相关准备工作,才会有公司完成相关程序。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能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而是在完善事前审核的同时,更加突出事中加强监管、事后严格执法。对发行人、大股东、中介机构等,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及时采取中止审核、立案稽查、移交司法机关等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加大处罚力度,切实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

    针对新股发行新政的推出,各路专家解读不一,有人认为IPO新政推动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是股市市场化以及法制化的的标志,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整体上对股市构成利好,不过另外一部分专家认为新股发行新政的推出,以及IPO的重启将对股市的存量资金将构成冲击,主板市场由于体积大,身板强或者受到的冲击不大,而创业板以及中小板或将受到较大冲击。综上笔者龙头力哥认为两者观点均仅从新股发行新政本身出发分析,均未结合股市中多空联盟资金处境分析,难免有所片面。我们认为新政对股市的冲击不仅仅只研究新政本身的利好利空属性,而需研究大众心理以及主力处境之间的博弈关系。举例说明。
    第一,IPO重启预期对股市造成的重大打击。曾记得,2013年4月份指数开始在2170点附近构筑技术形态W底,随后在板块联动的推动下,中小板概念的轮番炒作的提振下呈现出快速上行的态势,不过由于进场资金中浮筹比例偏重整体超过50%,故上涨根基上欠佳。在此背景下,时间推移至2013年5月份到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整体下滑,且IPO重启传闻愈演愈烈,此时,指数终于难堪重负在利空消息的打击之下呈现出加速下行的态势,根据数据统计,从5月30日-6月30日,指数累计下行幅度达到累计达到20%,下行点位从2333滑落至1884。
    第二,同样在IPO重启问题靴子尚未落地,但2013年6月-9月,指数总共上行幅度达到20%,并未受到所谓利空的实质性干扰。实际上在此段时间当中,真正推动指数上行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资金对宏观经济弱复苏的正面积极表态,随着权重股之间默契度的进一步提升,自贸概念的持续热炒,给股市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际IPO重启靴子并未落地,但市场显然是忽略了利空对股市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这么认为,实际上IPO重启问题并非是造成股市涨跌的根本原因。
    第三,IPO重启之后是否分流股市资金而对股市构成利空。虽然不可否认一点,新股一旦批量发行势必会扩容市场,因此股市存量资金会遭到一定程度分流,但实际上中国市场显然不缺乏资金,根据M2数据显示,2013年8月份,9月份,10月份股市,M2平均增速均达到14.7%,14.2%,14.3%,也就是说资金供给在中国市场上从来都不是大问题,而导致股市出现连续3年熊市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低迷,宏观经济复苏乏力,故造成了股市赚钱效应不佳的真实局面。
    综合第一点以及第二点,笔者认为造成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并非利空本身,而是股市自身出现的一些列问题所造成,2013年5月份-6月份指数开始呈现出来的加速下行格局主要源于一点,即推动指数自4月份开始的触底回升走势主要来自于浮筹集体进场而形成的推动,因此在上涨根基上有所欠缺,一旦出现利空要素的打击,指数便会呈现出加速下行的格局。同样的问题IPO靴子实际上在6-9月份依旧未能实现落地,但市场显然放大宏观经济复苏力度加强带来的正面冲击,忽视利空。与此同时,权重股以及热点题材纷纷起舞给市场营造出了比较良好的上涨环境,因此在该局面下,IPO重启问题及时靴子仍然未能落地,但依旧难以给市场造成重大打击。
    综合第三点来分析,笔者认为新股发行改革对股市造成的冲击仅仅只是短暂冲击而已,市场中长线积极向好的格局当下依旧未出现本质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