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不知己
(1995年发表于《万科周刊》)
关注人生存状态的电影,我爱看。其实很多人也和我一样,自己活得舒服也好,活得累也好,看看别人如何活着,看看几十年前的人如何活着,倒也是一种乐趣。当故事在不断地进展,主人公被一只看不见的命运大手所拨弄时,看着看着,自己就象逐渐升格为上帝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瞧着别人为了生存而奔波、挣扎、沉浮,最后就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
但往往看完电影后,被拥挤的人群推向电影院出口处,发现自己在命运的眼里,也象一个“蚁民”一样的活着,于是就伤感一番,想想别人看我,是不是也如我看别人一样。
看电影《红粉》,这种感觉最深。
《红粉》是写人生存状态的,而且它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演绎了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道理;爱情无法选择,而且还在于它成功的演绎方法与语言,它削去了崇高和激情,也不想通过惊天动地的故事拽出观众的眼泪,而是平平淡淡地讲述着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选择,正如江南小桥下缓缓的流水,正如千千万万个饮食男女所度过的无数个平常的春夏秋冬。
49年全国解放,妓女制度也被废队,秋仪、小萼必须寻找另一种生活。于是逃出来的秋仪很自然地想到了老浦。或许是对过去生活深恶痛绝,或许是想做一个真正的家庭妇女,她拒绝了老浦给她租房,走投无路,只好削发为尼。本来做个尼妈也就了却了这一切尘缘,可秋仪怀上了老浦的孩子,而且又流产了。这个失去的孩子对她不可小估,其作用就象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忽然有人举起了火把,还来不及跑过去,火把又熄灭了。
她不了解老浦,也不了解自己该如何生活,对于她来说,就是希望能靠着别人,在没有男人时靠同性,在认识老浦后就靠老浦。老浦不了解秋仪心高气傲,也不了解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所以小萼靠上来他也没有拒绝。后为老浦家的财产被没收,使老浦从大户一夜沦为穷光蛋。 尽管老浦 看起业象个很滑的人,但良心没坏,责任心还是很足的,不知是感觉太对不起秋仪,还是被想过好生活的小萼所迫,反正一念之差贪污了公款,一半还秋仪的情份,一半给小萼圆了一把阔太太梦。自己被一颗子弹划了句号。
主人公老浦的悲剧是选择的悲剧。
生活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生与死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是人生;如何走完这段距离,就叫生活;再细看一下人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选择。
人各有活法,但不管你怎样活,生命只有一次,选择了一次便过去了一次,过去了就再也回不过头来。人生的这种选择,特别是婚姻选择,很容易使人想起先哲苏格拉底的一个启示:他让学生们沿着一垄麦穗走过去,不许回头,只许摘下一束麦穗,看能不能摘下最大、最好的。
于是有些人走了几步就摘下了一束麦穗,但走到后面才发现好的更多,才是后悔;有些人总以为后面的肯定更好,到差不多走完时,才发现好的已经错过,于是匆匆摘下一束了事;也有的人一定要摘最好的,等待到最后一直没有摘上,空手而归,更加后悔。
于是生活中就有人不断地后悔自己的选择,所以有人这样断言:结婚或不结婚的人,到最后都是后悔的。
这句话诚然有些片面,但生活中确实经常有人在不断地后悔。
一位朋友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与多年恋爱的同学水到渠成地结了婚。刚开始两口子和和美美并迅速生下一男孩。但满世界发财的事例使他不甘落后,他也辞去了公职,被一个个体女老板的高薪所吸引,做了女老板的副总经理。一年多前,他到我这里客串,闲谈中他透露女老板愿拿出10万元给他妻子,解决他与妻子、孩子之间的一切关系。不久我听说他果真如此做了,与那位小学文化程度的女老板结了婚。
现在,我已很久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据知情人透露,他与女老板早就分手了,他又想与前妻重修于好,便他前妻没有答应。
有些人选择金钱,有些人选择美貌,有些选择权力和地位,有些人选择感情……你选择什么?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很简单,选择了一些必然就会放弃另外一些,这也本来用不着后悔。但偏偏有人理解不了,接受不了,不断地后悔。
对已有选择的后悔也使一些人不断地进行重新选择。这种人在追求完美。结婚,离婚,又结婚,再离婚……在情场上一路冲杀,无条件地纵容自己的感情;在他们眼里,自己是真正爱情的追寻者。为什么要不断地追寻?他们说,红粉不知已,要在结婚之前,了解一个人,难呐。
他们说,选择时思考是对的,但生活中的爱情,有时就是用不着思考的游戏。因为你思考了很多,到后来你会发现,越思考,你离本质越远。选择很容易后悔,但我们必须选择,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最好的时机进行选择,选择一个尽量好的,然后好好珍惜,生活将会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