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行业终食恶果


今年5月,先行发起对华光伏组件“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开征最低税率为31.18%的反倾销税。

  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硅片)进行反倾销调查。9月18日,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法律服务部主任刘慧娟向《财经》记者透露:“原告同时也提交了反补贴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应该会在10月下旬就反补贴立案调查。”

  这是迄今为止欧盟委员会立案的最大金额反倾销调查,也是中国迄今遇到的金额最大的贸易诉讼。根据欧盟的计算,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

  9月19~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参加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上述知情人士称,19日晚,随温家宝出访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抵达布鲁塞尔后,即与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进行了一对一的会谈。

  据核心人士处独家透露,中欧双方的商谈结果是:愿意通过磋商来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办法,妥善处理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案。

  该人士称,除在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案上缓和姿态外,欧盟还决定将暂停对中兴、华为的无线通信设备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这一立场变化,显示出欧盟在贸易救济问题上与中方的互动中,正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9月21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布鲁塞尔与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举行会谈,双方就妥善解决贸易救济案件、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探讨中欧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等问题交换意见。陈德铭着重就欧盟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无线通信设备贸易争端等阐明了中方立场,敦促欧方妥善处理有关案件。双方同意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光伏电池等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

  有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抓住欧美政府对光伏补贴的政策,产能迅速扩张,已经形成了包括高纯硅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光伏系统安装及相关配套产业在内的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从2008年起,我国光伏组件制造量就占据了全球光伏组件的半壁江山,而且保持了快速增长。2011年,在全球光伏市场低迷、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的不利国际环境下,依然占据了近50%的份额,且取得了37%的年增幅。

  但是,由于光伏飞快地市场增速和2011年以前的暴利,实际上是建立在政府补贴和制造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过渡初期的暴利所导致的。这种情形使得光伏产业的市场极端依赖政府补贴政策,因此,当金融海啸、欧债危机这些涉及到政府要动用资金的危机情形出现时,光伏产业所受的影响首当其冲。近期江西赛维、无锡尚德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这种影响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