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在汽车安全方面大有可为


   
“7.21”,北京,暴雨肆虐,年轻的丁志健驾车身困广渠门下,并最终被死神拉走。丁志健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思考,城市应急管理的思考,水下自救的思考。
 7.21广渠门事件,毫无疑问是与汽车有关的事件,当然我们可以将该事件与汽车的安全联系起来。
  随着汽车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汽车误入池塘或河流事件亦不时发生,在交通事故不可避免的情况之下,如何提高汽车的行车安全呢?好在有关部门已经动作起来,首先是将“醉驾入刑”,自醉驾入刑以来,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其次是考虑将超速、超员、超限超载入刑,可以预见的是,“三超入刑”之后,交通事故会进一步降低。这是有关部门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具体举措。机动车主安全驾驶需要注意哪些呢:除了遵守交通法规之外,还要尊重生命,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不将车辆轻易借人,特别是借给无驾驶证的人员;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沉着冷静处理交通事故,学会遇险自救。非机动车与行人为了自身安全,应严格遵守交规。以上是对有关部门、机动车主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所做的要求,就汽车安全问题来说,车企亦不能度之身外。
  车企就汽车安全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一是减轻汽车的重量。我们知道汽车的撞击力与汽车的重量和行进速度成正比,在行进速度不变的情况之下,汽车重量越轻,撞击力越小。汽车重量越轻,在水中下沉速度越慢,为入水汽车驾驶员自救或营救赢得更多宝贵时间。因此,车企可以在用材上多动脑筋,创新地用质坚量轻的材料替代钢材,特别是发生碰撞几率极小的汽车顶盖完全可以用替代材料。如此,既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又可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
  二是为汽车开“天窗”。“天窗”既可平时为车内换气所用,在遇到危险时,又可为车载人员多提供一条逃生之道,同时也可为施救人员多提供一条营救方案。因此,开“天窗”应该成为汽车设计的主流。
  三是配备铁锤等能自救的工具。
  总之,车企在汽车安全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