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彭泽核电成了“烧钱工程”,政府和相关利益方如坐针毡


 

      位于江西境内的彭泽核电站,是个投资额高达1050亿元的重大项目,它的每一步进展都会拨动江西省决策层的心。

     江西原计划通过彭泽核电站每年满足本省600亿千瓦时的电量需求,以此来应对能源紧缺的困境,但在目前,这个原计划2015年就要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项目,还在焦急的等待开工“路条”。

     为了这个项目,江西省和中电投等利益相关方已投入巨大财力——按股权结构测算,中电投和江西国企等相关企业投入的资金已达46亿元,这还不包括江西方面的其他投入。为此,陷入停顿的彭泽核电每天还要负担相当于一辆法拉利汽车的贷款利息。

商业银行暂停放贷

      近日,在长江之畔的彭泽帽子山核电站看到,曾热闹非凡的建设工地变得异常安静,厂区内长满杂草,杂草中间还开着黄白相间的野菊花;“一号核岛”的标牌孤立在荒草丛中,一座破旧的工棚和一台铁锈斑斑的吊机在不远的地方与之相守相望。

     虽然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国内各大核电项目被全面叫停,但彭泽核电的外围准备工作一直没有中止。比如彭泽核电站现场重型道路全面开工,大件码头工程也接近尾声;有关核岛建设的各种设备由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实施采购事项,等都已经陆续履约供货。

       目前,彭泽核电站的状态是,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这部分是一期工程的一部分,若能拿到开工“路条”,下一步就可以开掘、浇灌核电站的主体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尴尬等待“路条”的彭泽核电成了名副其实的“烧钱工程”,这让江西政府方面和相关利益方如坐针毡。

     该核电站主要投资包括:一二号机组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2.82亿元;一期工程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设备24亿元;彭泽核电项目前期论证以及“四通一平”工程同样耗费不菲,仅是项目核准所需的34项文件的支出就不少于3000万元,“四通一平”工程费用则以数亿元计。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1 年 6 月 30 日彭泽核电项目累计投资达 18.87亿元 。

      彭泽核电办公室人士报出的数据则更为庞大,截至2012年5月底,彭泽核电项目累计消耗的资金已经高达34亿元。有些知情人士还声称实际数据远远超过公开的。

      目前,在巨量资金消耗以及主体工程开工时间遥遥无期的双重压力下,江西核电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多方筹资金以维持日常支出。

      彭泽核电项目业主方是中电投江西核电有限公司(下称江西核电),而这个公司是由央企中电投、江西本土企业赣能股份和赣粤高速、深圳企业深南电4家公司按照55%、20%、20%、5%的出资比例共同组建,江西占据了40%的股份。为了筹资江西核电已经完成最近一次增资扩股,已为一期工程投入46亿元;据了解彭泽核电站总投资达1050亿元,一期工程总投资为350亿元。

     一期工程尚有304亿元的资金缺口,而这部分资金将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解决,但江西核电项目的不确定性又令银行很畏惧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6家商业银行的联合贷款承诺仅仅停留在“项目前期”,目前除国开行之外,各商业银行的贷款行动已经全部“暂停”。

资金、环境、舆论三座大山压顶

     按照江西的构想,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核一控”(彭泽核电、万安核电、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重大项目的“头号工程”,2015年投入商业运营的彭泽核电站将极大地缓解江西能源困境。

        这也是江西投入巨大财力支持彭泽核电前期工程的重要原因。但日本福岛核事故打乱了中国核电发展计划,同时也给江西增加了难以统计的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


     此前,为了支持彭泽核电项目,彭泽、九江及江西省三级政府先期投入大量资金,并克服了诸多现实困难。

比如,为了使彭泽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按时开展,彭泽县仅用7天时间就搬走了项目所在地帽子山船形村、湖西村的482户居民;这些居民被迅速地迁入到先期建好的核电安置小区,每户安置面积80~240平方米不等的商品房

       彭泽核电安置小区占地260多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投资9000多万元。此数字并不包括土地成本,如按当地商住用地的土地成交价核算,地价将会超过1.5亿元。加上搬迁的各项费用,彭泽县的搬迁成本在3亿元左右。

      更大的成本在于,赣粤高速以及相关方投资16亿元提前7年修通的湖口至彭泽高速公路,其中包括大约8公里的直通彭泽核电站的进场公路以及高速公路连接线。

      与这些直接成本相比,江西为了彭泽核电项目还承担了难以核算价值的环境成本以及其他的机会成本。

      因为环境问题,彭泽核电站在去年底今年初曾遭到对岸安徽省望江县居民的强烈反对(详见2011年12月26日报道),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

       经此风波,彭泽核电项目平添许多变数,能否争取到“内陆首核”的开工令变成了未知数。如果彭泽核电项目真的被叫停,相关利益方的前期投资将化为乌有,江西“核电梦想”也将化为泡影。

       此外,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我国针对民用核设施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提高了安全标准。这就意味着投资方还需追加15%以上的项目成本。江西核电相关人士表示,不断增加的资金压力以及与之相伴的相当于每天向银行开进一辆“法拉利(息)”令投资方难以喘息。

江西核电梦能否成真?

      尽管资金、环境、舆论等方面的压力重重,但江西方面还是希望彭泽核电项目能够最终上马。因为按照目前的用电情况,即便考虑消纳三峡等区外输送电力以及江西省内在建能源项目,2015年、2020年时江西电网的电力缺口仍将分别达到650万千瓦、1530万千瓦,江西的水电、火电等常规能源根本无法填补如此之大的能源缺口。

      “十二五”时期将是江西跨入万亿元俱乐部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以工业为主导的形势将更为明显;如果按照GDP增速13%的能源需求预测,到2015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835万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1%。

      与能源高速消耗行情相反,江西的能源自给率却在急剧下降。1985年江西的能源自给率达90.8%,2010年已经下降到34.7%;江西油气产品对外依存度为100%,省外调入电煤的比例高达65%以上。

       “江西只有建设核电,才能保障电力供应,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江西一位电力专家表示。

=====

附录:日本核电政策引争议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6/20/c_123311564.htm?prolongation=1

 

来源: 能源局网站2012年06月20日
  日本政府16日正式决定重新启动位于福井县大饭町的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的3号和4号机组。这是去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日本首次重启核电站,该决定有望结束自今年5月5日以来日本所有核电站全部停止运转的“零核电状态”。不过日本国内舆论对于政府的这一决定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反应,而国际社会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日本政府有意以大饭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为突破口,今后陆续重启其他48个商业核反应堆,但日本民意或许轻易不会答应。


 

去年“3・11”大地震给日本带来最大创伤的不是罕见的巨大海啸,更不是里氏九级的强烈地震,而是由地震和海啸所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由于日本是世界上至今为止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日本国民对于核本来就有较强的过敏症。而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又给周边地区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巨大影响,到现在东京超市内福岛县产的蔬菜水果还是很少有人问津。但是日本政府、经济界特别是电力公司却一直积极寻求重新启动核电站。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提出了摆脱对核电站依赖的政策,但遭到中央政府官僚和经济界的压力。野田首相上台后,尽管表面上仍坚持要减少对核电站的依赖,但却一直在努力为重启核电站创造条件。本月8日,野田首相专门为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日本国民表示:第一,如果核电站一直停运,日本社会将无法运转下去;第二,尽管舆论对于是否应该重启核电站出现了分裂,但他会作出结论并承担责任;第三,保护国民的生活是国家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在野田首相的决断之下,日本最终重新启动了大饭核电站的两个机组。

日本媒体对于政府的这一决定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有的报纸拍手叫好,称赞野田首相英明地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有的报纸则批评政府重启大饭核电站的决定过于仓促,担心日本可能重新回到依赖核电站的社会。正反两派都有各自的道理。支持派认为目前并未找到可代替核电的新能源,要求“摆脱核电站”只是一个幻想。他们批评日本国内的反核派是在感情用事、没有冷静思考。在支持派看来,核电站停止运转一是有可能造成电力供应紧张,二是增加火力发电弥补核电缺口日本每年需要多花近3万亿日元从海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电力成本上升后,不仅居民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更多的日本企业也会转移到海外从而造成日本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等连锁后果。不过慎重派则批评日本政府没有拿出一个明确的能源方案。日本本来应该吸取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教训制定一套更严格的新安全标准。但就连野田首相也承认,重启大饭核电站是基于一个“暂定标准”。慎重派最担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淡忘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核电在日本又重新大行其道。

如何看待核电站在日本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日本媒体预测是否应该重启核电站将与是否应该增加消费税一样成为下一次众议院选举的争论焦点。而日本政府受经济界的压力虽然有意陆续重启其他核电站的反应堆,但在政局不稳、大选在即的情况下,日本政治家也只敢作出模棱两可的表态。日本的核电政策今后如何变化值得关注。

=====

附录2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7/23/c_123457476.htm

 


   新华网东京7月23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政府设立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调查和验证委员会”23日公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调查最终报告,并已提交给日本首相野田佳彦。

    这份最终报告列入了去年12月中期报告之后的调查和验证内容,对东京电力公司抢险不力予以批评,并指出当时日本首相官邸对抢险现场的干预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有关政府部门的某些防控举措不到位。

    报告指出,目前在反应堆损伤部位和爆炸原因仍未彻底明确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应继续调查和验证”。关于海啸来袭前地震给核电站造成的损害,报告认为,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单纯的地震晃动不足以损坏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3号机组封闭放射物的功能。将来辐射水平下降后,调查部门应实地考察反应堆建筑,以查明当时地震晃动的影响。

    这一结论与此前东京电力公司的观点有些许吻合。该公司认为,地震没有导致反应堆机组的重要机器出现损伤,海啸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最终报告还就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的抢险情况与福岛第二核电站进行了对比。报告指出,与事先配备了备用注水系统的福岛第二核电站相比,福岛第一核电站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东京电力公司关于反应堆堆芯损坏时间的分析结果“没有反映实际情况”,影响了抢险工作。

    报告认为,当时日本首相菅直人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的某些行为,有可能给现场带来混乱,由此产生的“弊端非常大”。对此,菅直人23日表示,作为当时抢险的最高责任人,他诚挚地接受报告并反省。

    报告说,核事故发生后,如能采用日本“放射性预测网络系统”测算出的辐射值,理应使被疏散的居民所受辐射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据此前日本媒体报道,对于是否公布上述测算结果,负责测算的文部科学省和有公布职责的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曾一度互相推诿,都不想承担公布后果的责任。结果,一些居民被错误地疏散到了辐射量较高的地区。

    报告还指出,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没有积极发放防止甲状腺遭受辐射的碘片,“缺乏责任感”。

    对于文部科学省去年4月19日提出学校教室和操场可以使用的安全标准是“全年辐射量为20毫希沃特”,该报告表示,这是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所提出标准的上限值,但是文部科学省的说法“容易被人理解是标准值,解释得不充分”。

    调查和验证委员会表示,为避免再次发生核事故,减轻灾害影响,希望日本政府能依据该报告的建议进一步切实采取防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