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经典


流传有序的中国画经典是我们研习传统技法的范本,但是诸多经典作品本身并未完成,仅仅是半成品,而我们却以完整的眼光去审视,得出的心得体会是建立在不完整的感受之上的。比如郭熙的《树色平远图》、关仝的《关山行旅图》。

       宋之前的山水画创作以湿笔为主,且主要是绢本。创作由淡墨起稿,然后层层画去,各种皴法随笔而生,是积墨的过程,然后用浓墨框出结构轮廓,最后沿结构轮廓加重阴阳向背。观察这两幅作品,你就发现,它们的许多部分缺少了最后一步。

由于绢上宋画讲究用笔的湿润,如果将框定轮廓放在最后一步便会很突兀,缺少儒雅之感,因此,在用浓墨框定完后必须在原有的皴法上加重强调,同时将浓墨线隐匿其中。可是这两幅作品不知何故竟然未完成。

       学习经典是必须的,但是不能盲目不加分析地学习,要琢磨古人的创作流程,这样才能从本源去理解古代技法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