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现实主义——侯耘的艺术


  探寻新现实主义——侯耘的艺术

  文:《上周刊》梁媛

   八年前侯耘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警惕 绿色正在消失》,那是一张展现绘画功力,有着“伤痕艺术”风格的巨幅作品。画面,技法都是古典的,但标题取得很现实,这或许是侯耘潜在的“反叛”因子第一次抬头。以这张作品为界,侯耘开始察觉艺术作为一面镜子,它所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并非脱离于现实的抽象呓语,为让观者能轻易的、直觉地将自身的经验连结到艺术作品中,创造出彼此之间的共鸣,于是接下来的几年中便有了《早安 土地》及《肉虫》系列的诞生。

  魔幻的色彩——《早安 土地》

  关于土地的题材在当代艺术中不少见,这个题材揽括了太多的意义在里面。五千年的中国土地曾经、还将养育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无数的失败与成功之后,“土地”,积淀下了处理人与土地关系的最精华的智慧。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五千年智慧被无情地毁弃,我们甚至以“工业化”和“高科技”的名义来“整治”和“改造”维系我们生命的土地、水系,在广袤的大地上大张其鼓地开肠破肚……而最终发现,我们祖先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技术要高明的多。于是,土地,一个最普通而最深藏于中国文化潜意识中的日常景观,便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之源。

  侯耘这个系列的作品画面很魔幻,他运用对比、协调、轻重缓急及画面表层肌理的厚薄方式,建立起一种色彩律动的风格,展现了饶富趣味的画面视觉次序。在作品《早安,土地,人在古稀之三》中,老人抱着腿,坐在石头上,大地的纹路与之相融成为肌肤纹理,色彩煦丽而阴郁,有一种人类身处大地怀抱的却寻找不到安全感的孤独感;而《早安,土地,北京2008》则是透过红与绿的强烈对比表现出冷热温感。除了丰富多层次的表现手法外,符码的直接使用乍看有些突兀,“福娃”与 “农民”一同卷进时代的长河中,那种荒诞,错愕,甚至悲哀的情绪扑面而,但也清楚表明画家对于土地议题的关怀及其个中寓意。

  总体而言,在侯耘《早安,土地》系列作品中,人们可以感知其绘画中的每一部分、每一元素,皆以同样调子与同样的重心来表现,并以统一整齐的手法获得共鸣,画面真正地与视觉领域融为一体。此外侯耘的《早安,土地》系列作品,从立意上来说连接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土地”的理想是否最终能实现,重要的是,侯耘表明了一种态度,一种既不甘于被禁锢,也不甘于被驱使的态度。

  欲望与异化——《肉虫》

      初看这个系列,你会以为这是岳明君大嘴人物的Q版,人物仍然是大嘴,但是却有着卡通一样的形象。侯耘说这个形象是婴儿的身体和怪兽的结合,灵感则是来自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侯耘说,他很喜欢逗小孩,孩子的纯真和可爱会让人充满希望,感到生活很美好,不过又一次他看见朋友的小孩咧着大嘴不管不顾的啕嚎大哭,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朋友说,现在的小孩怎么都满足不了,要了这样还要那样,做家长的完全无法招架,不满足就大哭。这个场景让敏感的侯耘深感震撼——原来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后天不加以修正反而起着催化的作用,那么欲望会像魔鬼控制人的一切行为使人异化。

  侯耘的绘画《肉虫》系列,是描绘了在当今社会人性异化的典相。是城市商业文明快速变化的消费社会带给人们各种欲望的综合体现,是对欲望社会人性异化的整体归纳,也是艺术家个人化的精神体验。

  在侯耘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充斥画面的社会各种欲望景象:有荒谬的“周老虎”事件,有令人发指的“三鹿”奶粉事件,甚至还具体到社会生活相关的实物本体也出现在画面中,最关键的是这些肉虫它们群体庞大,还能腾云驾雾。所有的一切,实际上是侯耘的身外的这个万花筒时代,是欲望景象的综合表现,是社会表象的直接展现,是人性异化的客体。而艺术家内心真正关注的,却是这一个个被简化到只有外轮廓的空洞的人形背后,被整个商业社会逐步异化的主体——人性本质。从主体的角度看,人类异化的进程是渐进的、模糊的,从而主体形象也是随着异化的程度,变得模糊、空洞,甚至只剩下剪影。从这一点上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家社会性和人性的体现。

  在当代艺术各种“主义、思潮”横流的今天,侯耘依然用他艺术家的良知,坚守属于他自己的社会责任,朴实地表现着自己对于社会的精神体验——欲望标本。实质上,艺术家是用一种新的“新现实主义”手法,为现实主义在今天中国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用“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在表现“人性异化”这一社会主题。是延续油画艺术本体语言的一种实践和突破。

  侯耘简介

  侯耘(染功)1966年生于重庆,现为重庆市南岸区国家税务局公务员、渝州画院画家。自少承父辈专心作画,2006年5月,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不惑画展——侯耘油画展”,被观众媒体熟悉并称之为“公务员画家”。侯耘在油画与水粉的创作中,不断探索着中国新国画的画风。在他的作品中能多见画者提笔洋洋施彩时,颇为洒脱地似掷绘一气呵成,在有意与无意间塑造着作品主心向四方扩展的大画面整体布局风格。

  声音

  《早安・土地》系列,呈现出一大批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男女形象,画家采用较为自由的笔触,将手中的绘画人物经过略微的变形处理,这样看似较为随意的大众生活,画面中却并未有一丝怠慢,更多的是包含着侯耘对每种生活本质的真挚对待。这也是画家在观察了大众阶层各类人物的精神状态后,通过随意、俱像的神情在幻变的色彩中烘托出自己最本质的一种愿望——希望生活在沧桑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灵都能够安居乐业地生存。这批油画集中排列在画室的墙上,你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生活气息。侯耘的作品,不仅让观赏者能够看到一种艺术的形式美,而且能够从形式美的关联中找出生活的渊源和变迁;找出这些人物形象透射出来的生存状态和启示意义;找出作者本人自律性的内在轨迹,以及他对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色彩、空间、肌理、材质颇具个性的审美追求和细腻情思。“早安”系列深深地记录了民众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所想,是社会的变迁所引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评判标准的改变,通过画家的诠释,这层从农村涌入城市的社会劳动者,才能带着他们不同的生活状态、现实的精神面貌被记录在侯耘的时间画卷里。

  《肉虫》系列当中的主题“人物”肉虫,有着可爱、漫画式的夸张变形。显然他已从实境的描绘中走了出来,进入纯粹表达内心畅想的独白语言似的“个人写作”。如果我们面对这些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发问,这是什么?似乎已犯了用常规尺子量度一切的错误。当代人怎么思考?看看我们不断接受、使用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吧!它将虚拟的逐步都能通过现实牢牢地操控出来,无有不可。而这些都离不开人们的欲望之心,是无止境的善欲操纵着整个社会朝更好发展,还是恶欲,只为己更多私欲而反方向的消耗殆尽。所有这些画面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让我们必须了解存在于大脑浅意识里的种种欲望东西,而且从现在开始试着重审、明辨人类自己复杂而又简单的善、恶内心世界。

  ——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