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经济体制改革它本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刚才无论是张老师讲的也好,周老师讲的也好,都说胆子要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我个人的看法,这话要从两个方面理解它的意思:一个方面说,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勇气推动的情况下,经济体制改革要表现出更多的勇气,但是这个勇气是不是要用这个方式来表现。结果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不光是一腿长一腿短,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腿长一腿短的现象。没有政治改革相应的进展,经济体制改革通过这个也走入一个非规范化的渠道。确实有突破,但是这个突破带有一种很强的非规范化的色彩。
最后到90年代中期,可以说就越来越开始出现问题了,原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始演变为一种财富掠夺战争。这种情况下,对于改革共识的破裂发生在什么时候,其实发生在九十年代末。我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讲这个问题,改革的共识已经基本破裂了,改革的动力基本丧失,这是我2005年讲的。当时觉得很敏感,现在大家基本上已经认同了。
这句话的意思在什么地方?破裂在什么地方?我说的不是左和右的破裂,不是这种分歧,而是这种破裂,已经实际上发生在普通的民众当中。真正今天中国改革,如果往前走的话,真正的阻力不是左的问题,老百姓对改革,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认可了。因为我是一个改革派知识分子,我经常参加这样的一些呼吁改革的会,但是我能有非常明显的一个感觉,假如你跟普通老百姓说说,什么叫改革?普通老百姓一听改革,有时候都觉得心惊肉跳的感觉,你别再改了,你一再改,我不是这个地方吃亏,就是那个地方吃亏,千万别改了,还不如现在呢,改完了可能还不如现在。
为什么?不是说老百姓反对改革,而是说这些年改革已经本身走样变形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改革共识的破裂,是发生在这样一个层面,而不是发生在意识形态层面,知识分子的层民,甚至也不是发生在领导层的层面。这个层面的共识破灭,我觉得是一个改革更深刻的危机。所以这样对于我们思考,所谓再改革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思考再改革的问题,我觉得探讨这样一个背景,也是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