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重复 哪有提高


  春节过后,关于企业招工的新闻又成为媒体的热点。看到一个关于酒店行业招工难的新闻,一个做服务员的小伙子说,以前一直在酒店做服务员,但是感觉工作总是一成不变地重复,觉得没意思,就跳槽到了生产性企业。但是,在那里做了一段时间,感觉也一样是一成不变地重复,没有一点儿新鲜感。于是,今年就回到了酒店行业接着做。

  包括酒店业在内的服务性行业员工流失率高的问题,一直是困恼这些行业从业者的最大问题。说起来原因很多,而在这众多的原因当中,酒店业与其它所有行业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也是员工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如何引导员工看待所谓工作的“一成不变”和“没有新鲜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涉及了之前一直谈到的企业的思想工作、教育培训以及企业文化氛围营造的问题。我们看到,一方面,很多管理者在为如何教育员工敬业、负责任和具有职业精神而苦恼;另一方面,管理者在教育员工时,往往容易滑向一个积习难改的误区,就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企业的角度和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员工讲“大道理”,而不是从员工的自身感受和利益出发,去和他们讲讲与员工自身利益和感受相关的“小道理”。毋庸讳言,绝大多数在企业工作的员工,他日常所第一关心的,永远是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企业的利益。所以,如同“企业与员工共成长”这样的理念要变成现实,就需要让员工听到和看到,他自己的利益真的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

  拿工作的“一成不变”和“没有新鲜感”来说,其实这是几乎所有人和所有行业在大部分职业生涯中的共同问题。而聪明的、善于思考与总结的过来人都清楚,要在一个行当里和一种职业中出人头地、做到最好和比较好,练就超越其他人的“核心能力”,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的重复,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职业能力的突破,恰恰是在这样的“三板斧”当中。或者说,重复枯燥和没有新鲜感,是职业突破的基础,有了这样的经历,才有可能成为职业的佼佼者。关于这一点,所有的职业领域概莫能外。

  在管理现实中,为什么许多员工会因为奈不住寂寞而跳槽?一方面的原因,是很多企业没有让员工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只有被教育、被命令、被管理、被训斥的份儿,而没有从企业那里得到所谓的“管理”——组织的支持。这与有人说的,大学生没有人管,像校园里的“孤魂野鬼”是一样的。另一方面,是企业在“教育”员工时,总是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对方的角度来说事。试想一下,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为对方好、而不仅仅为自己好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效果是不是会好一些?另外,教育没有和具体的管理过程相结合,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说是,管理者对员工说的东西,没有和具体的管理过程结合起来,没有兑现自己对员工的承诺。比如,你和员工说,大家要敬业啊,要耐得住寂寞啊,要把板凳坐穿啊,不要怕重复和枯燥啊,员工也听进去了。但是,那些能够听话并照此去做的员工,并没有在现实的管理中得到应有的激励!慢慢地,他就觉得被“忽悠”了、懈怠了。在这个时候,企业管理者希望的所谓坚持、执行力之类,就成了“痴人说梦”。最可怕的是,这些懈怠的老员工还会现身说法,消解新员工好不容易被鼓励起来的干劲和斗志。

  所以,在员工的敬业精神中,采取“教育+管理”的模式至关重要。所谓“教育+管理”,就是将你希望员工做的与员工希望企业做的结合起来,融教育的理念于管理的过程之中,让员工看到自己坚守的成果,比如年功、补贴、职业升迁、荣誉称号、老员工身份,等等。这样,就可以以管理的现状和结果来教育员工不怕重复,不怕没有新鲜感。

  关于这一点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谁来做这样的“教育+管理”的工作?在一家企业里听到这样一件事儿:人力资源经理说,基层管理者只愿意向员工传达企业表现的“好”消息,而像批评、惩罚这样的事儿,谁都不愿因对员工说,而希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去说。我们知道,在所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无法完全承担这样的工作,而需要各级管理者在“带队伍”的过程中去完成这些事情。目前的企业管理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管理者的不作为。大部分的管理者,只是在被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和指标,而没有起到一个主动和能动的管理者应该起到的作用——带人。所有,在大部分企业中,我们谈到的所谓组织的支持感,包括价值观认同、工作中的支持、心理和情感的支持、薪酬福利、成长的支持等等,除了员工永远感觉“微薄”的工资之外,其它方面的正向感受甚少。

  在这样“苦日子没有尽头”的情况下,员工的动摇和流失就在所难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于是,就琢磨“适彼乐土”。到最后,得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结论——天下乌鸦一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