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竞争价值


  近几年,深圳兴起一种行业-手机组装生产。当地企业从日本引进先进的自动手机组装生产线,这种生产线十分先进,高度自动化,组装一台手机大概只需要十几秒。这条生产线价值500多万元人民币,现在的价格是600多万人民币,因为新型的生产线技术有所改进,更先进了。很多中国企业从国外引进这样的生产线,进行手机组装生产。这样的企业的瓶颈是生产线的维护技术,需要维护生产线的技术工程师。由于中国没有这种技术的工程师,只好从日本聘请工程师,一名工程师的年薪是100多万元人民币!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找到中国自己的技术维护工程师呢?企业的老总告诉我,他曾经尝试从湖南聘请工程师来维护生产线,但是,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生产线出现的问题,他所耽误的生产时间所损失的组装手机装配总值超过千万元,远远超过100多万元的工程师的工资。日本工程师可以在生产线出现问题时,很快地找出故障,修复设备,迅速使生产线恢复正常的生产,保证生产线达到最大的产能。

  然而,日本工程师的惊人的高额的工资远远超过他在日本所获得的工资,这就使中国企业在劳动成本上处于日本企业的下风,成为中国企业竞争劣势的关键原因。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明白,当今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关键的人才的竞争,凸现人才的竞争价值。

  还有一例子是日本松下公司挖中国电梯公司的技术人才。松下本来在中国没有电梯业务,但是为了挤进这个日益发展的行业(中国的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它挖走了中国的一家电梯主导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电梯的全部核心机密技术,展开向中国电梯企业的竞争。松下公司所付出的高额工资一定低于它从头开发电梯技术所需要付出的研发成本,更无价的资源是,节省了松下的技术开发时间,提早进入中国的电梯竞争市场。

  技术人才的价值容易辨识,可惜管理人才就很难辨识。客观地讲,企业很难判别一位高级管理人才对企业有多大的竞争价值。更难的是为高级管理人才定出合理的价格,这是因为管理的效应具有滞后、隐性和间接的特点。因此,很多企业贬低或否定高级管理人才的作用,压低管理人才的报酬。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已有少数企业老总开始认可和重视对高级管理人才的竞争价值和作用,他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寻求和使用高级管理人才。这样的企业必然会有高速的发展和更强的竞争优势,估计要经历五年左右的时间,淘汰那些不认可高级管理人才竞争价值的落后企业。我认为中国企业还需要五至八的时间才能普遍认识到管理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实现这种情况,中国的企业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