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500强折射出的信息
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中国企业500强最新榜单日前公布,结果显示大企业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规模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提升,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大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既为国家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也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企业500强折射出的信息耐人寻味!
其一、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折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成效显现。高科技、新兴产业企业数增加,资源性企业入围数量减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民营科技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它以年营业收入1492亿元的业绩,排位由2009年的44位上升至37位。 数据显示,2010中国企业500强拥有16.9万项专利,比上年增长13.3%;拥有专利超过1000项的企业已经达到41家,其中相当部分是高科技企业。服务类、消费类及一批新兴产业企业入围数明显增多,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企业入围数呈减少趋势。
中企联会长王忠禹指出,总体看,中国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及重要基础件等还依赖进口;很多关系未来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一些产业产能过剩,生产方式粗放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企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在资源整合、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绿色发展等方面,扎实努力做强做大做久。
其二、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效率与效益上低于民营企业。在历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3,民营企业占1/3;这种格局近十年来没有大的变化,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旧保持主导地位。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6家,占总数的63.2%,比上年减少了13家;实现营业收入30.0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2.83%。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低于民营企业。2010年,316家国有企业的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5.67%、1.75%,低于184家民营企业的6.05%和3.63%,国有企业资产利润率不足民营企业的一半。从资本运作效率看,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为0.31次/年,显著低于民营企业的0.6次/年。从劳动生产率看,国有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分别为129.06万元/人,显著低于民营企业的158.57万元/人。国有企业的人均利润7.32万元/人,显著低于民营企业的9.60万元/人。
中国近年来推进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整体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战略效果显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中国一批“老牌”大企业也对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或被动地通过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等一系列措施,逆势而上,实现了进一步壮大。
其三、中国大企业区域分布不合理,跨国经营业务尚有待拓展。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大企业发展缓慢,数量少,尤其民营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能力弱。2011中国企业500强延续了这一格局,东部地区有365家企业上榜,占73%,比上年增加了11家;中部地区有56家企业上榜,占11.2%,比上年减少了3家;西部地区有55家企业上榜,占11%,比上年减少了3家。与上年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比例均有所下降。而西藏、宁夏均没有企业入围2011中国企业500强。一个危急的信号是民企500强的总利润却不敌两大最能赚钱的央企——中移动和中石油,暴露出中国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并不容乐观的现实。
大企业往往决定着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的方向,全世界研发投入的80%、技术创新的70%、技术转移的60%都是由世界500强企业主导完成的。但从2011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看,我国入围的58家企业分布在23个行业,这些行业的竞争力更多体现为资源垄断、规模经济和低成本;另有23个行业中国没有企业入围,这些行业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为对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全球品牌、核心技术、全球供应链、长周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等。在竞争性行业方面的不足,体现了我国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是我国大企业迈向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最大挑战。
我国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依然很高,许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我国的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8%。虽然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在国内完成。目前的一些大企业,基本上是依靠“国外技术”加上“中国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来做大的,但却并没有做强。
我国大企业的跨国经营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海外收入看,272家填报海外营业收入指标数据的企业在2010年共实现海外营业收入3.46万亿元,比上年的2.50万亿元增长了38.4%;占272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14.13%,比上年的12.40%提高了1.73个百分点。海外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有11家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的企业有11家;介于30%-50%之间的有14家企业;低于30%的有247家企业。一般认为海外收入超过30%是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一个标志,2011中国500强企业中海外收入比例高于30%的企业只有25家,而且多数以贸易或中间产品为主的企业,这说明中国大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明显不足,最终实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前100强企业的榜单: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96904221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72088519 3 国家电网公司 152880849 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4500200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51901596 6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47366265 7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47015879 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5408700 9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43752296 1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0794200 1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0024770 12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7041753 13 东风汽车公司 36883383 1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6857369 15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36727716 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35476183 17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33532680 18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29401552 19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7357150 20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27298409 21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26389387 2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6040613 23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25720490 24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25421754 25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431400 2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24118198 27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22799419 28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2709711 2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963390 30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1713056 3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0988800 32 首钢总公司 19753446 33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 19644457 34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553413 35 中国铝业公司 19543309 36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9069111 37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19017095 38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18805269 3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8507600 40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18456624 41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7917250 42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17862398 4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7681154 44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17542649 45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16415080 46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6374112 47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16242588 48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6224204 49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6084475 50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5769729 51 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5622292 52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15490000 53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15319125 54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15318726 55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221844 56 鞍钢集团公司 15157209 57 天津市物资集团总公司 14862736 58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699085 59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14669743 60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385863 6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4252440 62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166200 63 海尔集团公司 14053629 64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14022404 65 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 13539303 66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13535530 67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13015252 68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12704010 69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11845598 70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11671971 7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1654838 72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11588080 73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0976027 74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662320 75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0598960 76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572891 77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0417152 7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207104 79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 10160000 80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10148156 81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9942011 82 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9852214 83 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 9693017 84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9665895 85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9601682 86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9480707 87 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9478176 88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9465135 89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383848 90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9364308 91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326836 92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9233633 93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9113760 9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9043872 95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8817424 96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8634538 97 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 8615769 98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8585000 99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515615 100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500830
名 次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中国企业500强国有及控股企业仍占主导地位
2011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 石化双雄为冠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