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是货币政策失灵后的必然选择


  周其仁教授认为,我们必须把基础货币换下场。我很认同。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先后12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回收银行体系过量流动性超过4.2万亿元人民币,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已攀升至21.5%的历史高位。前期趋紧的货币政策在有效回笼资金抑制物价上涨的同时,客观上也让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以往更加凸显,而创业投资在融资方面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可以肯定的是,近几个月来,中央高层和各路学者都不约而同将视线锁定在创业投资行业上并不是偶然事件。也就是说,创业投资是各种货币政策失灵后的倒逼产物。

  当前,人民银行主要的任务就是控制好货币的流量。财政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而不能像银行那样把中小企业作为挡箭牌去搞公共投资的扩张。周天勇教授认为:宏观调控目标以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对。我想补充的是,创业投资可以做到这点。如果周教授在这里,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上半年,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承诺,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将坚持保障民生为重点,积极探索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手段。我认为他抓住牛鼻子了。下一步,就是紧密围绕这个主要目标展开工作。继续努力探索实践,积极应用公共财政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投资机构的创新和发展。未来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逐步改变过去各种补贴的形式。将用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新策略来解决新问题。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国进民退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意味这件事会发生。因为中央财政十分清醒的认识到,单靠国资是不够的,是不行的。必须激活海量的民间资本跟进。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未来走的道路就是混合型的经济。国民共进。 将中小企业由枯转荣。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荣枯,攸关就业和社会稳定,更决定群众的实际购买力。中小企业能否由枯转荣,是中国经济能否由外需导向转型内需导向的关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角色,使其成为产业结构重要的一环,将有助于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达成。而创投界的介入,有助于中小企业由枯转荣。一旦,我们全面溃败在产业革命的第一线,我国将可能在以后的几百年间沦为屁眼国家。世世代代要听欧美列强的指挥。沦为奴隶。难道大家想让自己的后代子孙成为大鼻子洋人的奴隶吗?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是血淋淋的现实。做奴隶还是做主人,取决于我们这代人的学习力。 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是否完整。有些人把前30年理解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不无道理。列宁说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经过30年来改革开放,中国政府已为全民创业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活跃且海量的民间资本是留给中国经济最好的礼物。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好。一定要以“民富工程”为出发点,不间断支持创新创业,有建筑这样的金融体系做支撑。人民银行屡次要求“抓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都已沦为空洞的口号。银监会的领导说要“探索运用风险投资”支持小企业。这句话真是被逼出来的。

  中国金融改制步伐不能继续蜗牛式前进了。但要从根子上改变,必须从思想上,从文化上把原有的烂根刨出来。 现在我发现这个烂根,就是自私自利的心态。共和国成立至今,已走过两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是计划经济的三十年,这一期间我国的金融是模仿苏联的;第二个三十年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这一期间中国摒弃了斯大林-毛泽东的计划体制模式,开始模仿模仿美国的金融体制。这两个都不是中国原创的金融。实践证明:越不是原创的,越不有竞争力。越不具有开放性。 我觉得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是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主要看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谁? 现在的中国金融体系,主观上是为了广大人民。但客观上确是背道而驰。普通老百姓,你在你的金融体系中融到资吗? 有存款的自由,没贷款的自由。这就不是社会主义金融。 第二,仅仅给他们贷款,给他们启动的资金,仍然是不够的,还要有系统的创业体系支撑。这需要创业导师,需要创投经理人帮助。绝不是银行的信贷员就可以轻易办到的。第三,别指望银行在短时间内轻易的向小企业慷慨解囊,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怎么办?普通民众创业的启动资金怎么落实? 用什么方式推行普惠制的金融服务??为什么要推行?什么是普惠制的金融服务?这几个问题要弄清楚。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其金融革命的哲学基石,必定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定位,必定要以是不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是不是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和谐为关键衡量指标。换句话说,金融革命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到共产党是否真正提高执政能力的衡量指标。 金融革命的出发点是推进“民富工程”,落脚点是国运的持续昌盛。这才是国资基金发展的重点方向。总书记说“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这几句肺腑之言,给中国金融体系提出无声的要求。其言外之意就是要中国的金融要向青年创业方面倾斜。因为,青年才是民族希望之所系。现在的银行家,不是献媚于富人,就是献媚于高官。心里哪里装着底层的青年民众。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国的金融体制如果不装着年轻人,必定遭受年轻人的唾弃和践踏。这样的金融体制必将会像路易十六的头颅那样,被人民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