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发展方兴未艾


  与世界核能发展道路出现曲折一样,中国核电发展也历经曲折道路,存在从“冷”到“热”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意识到核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核武器方面,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取得较快发展。在世界核电发展黄金时期,中国开始进行核能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1956年7月,国家成立原子能事业部;1964年10月16日,中国保炸第一颗原子弹;1976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在取得核武器成功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着手研究核动力应用,但很遗憾,由于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政治动乱加剧,相关学校被停办。1969年,原二机部各类学校遭受浩劫,有的停办,有的撤销,有的交给地方。与此同时,相关研究机构也被精简缩编,名存实亡,虽然研究工作没有取消,但是由于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使相关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遭到打击,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一些基础科研项目基本停止,核电科研工作没有深入开展。

  在核能发展初期,中国重点在于军事领域,除发展核武器以外,在核动力研究方面主要应用于核动力舰艇上,1971年9月,中国成功建造第一艘核动力舰艇。在此之后年,中国核电事业发展长期处于缓慢局面。1984年,中国才开始研究、设计和建造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破土动工,是中国核电事业开始正式起步。

  从秦山核电开始,再到大亚湾核电,历经十年,中国终于迎来核电春天。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核电事业发展做出战略调整。国务院颁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的目标。2010年,中国在对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调整,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为7000万千瓦至8000万千瓦。

  中国目前已建核电站有6个,共11个机组,分别为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在建核电站有10个,分别为广东、辽宁、福建、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省份。筹建核电站约有几十个,包括在江西、海南等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