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抗战历史风云 展民族不朽精神 建社会主义强国
——读《国殇》有感
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在7月1日-8月1日期间阅读了《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一、二部。第一次深刻接触全面描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波澜壮阔历史的书籍,第一次深刻感悟中华民族民抵御外敌入侵所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读后深受震撼。
该书主要叙述了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这一段时间里,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以重大战役为重点,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中血写的历史,民族的壮歌。第一部讲述了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重大战役,从卢沟桥抗战到淞沪抗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长沙战役等,这是抗战早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对日寇进攻的防御性战役,表现了中国军队的英雄气概和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承担着正面战场作战,承受着最大压力。长城抗战、卢沟城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战场会战,空前惨烈。佟麟阁、赵登禹牺牲了,郝梦龄、王铭章倒下了……数十个将领慷慨捐躯,上百万将士血染沙场。第二部重点描述了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更加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随枣会战、上高会战、鄂西会战直至日本侵略战投降的重大战事。常德会战,中国守军8000余人,面对3万日军轮番进攻,苦守16昼夜,直到弹尽粮绝,生还不足百人:会攻南宁的前哨战,经12天激烈争夺,中国军队以3信于敌的伤亡收复昆仑关,见证了南宁会战最残酷的厮杀。中国远征军第一阶段入缅作战,在缅北遭遇惨重伤亡,3个军10万人仅剩下4万残兵。这一时期,著名的抗战将领张自忠、戴安澜将军,以及上百万国民党官兵倒在杀敌卫国的战场上。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最大的牺牲……百万将士兮死沙场,保种卫家兮国有殇……一曲悲歌、一曲壮歌,读来让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这是血肉铸起的历史丰碑。 潜行在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中,感受中国军队每一次兵败如山倒的溃败、战士拼死杀敌的壮烈、反攻日寇胜利的兴奋。我的心随着一次次血肉横飞的战斗而颤抖,我的感情伴着抗日英烈的殒去而激昂,我的精神因中国军队反攻的胜利而振奋,整个人经历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洗礼。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是一个历史长存的民族。任何人都不能小看中华民族,环顾宇内,当周围的其他国家民族将来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时候,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坚定顽强、不惧困难、敢于牺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东方雄狮不断前行。
战火硝烟过后,为当时因国力薄弱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雄唏嘘悲叹之际,我从这厚厚的历史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中国是历史的选择,是伟大的人民的选择。看看抗战中的国民政府和军队,派系林立,嫡系旁系各有打算;国力残弱,装备落后。“中国有很勇敢的士兵,却没有很好的指挥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认识到国民党真的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指挥军队是务必正确的抉择。仅凭善良和正义,是无法战胜残暴和野蛮的。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创新,努力发展经济、科技、军事,为国家富强、人民安康提供坚强的保障。任何时候,中华民族都不缺乏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最杰出的代表,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落后就要挨打,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时刻都要胸怀民族大义,发扬民族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勤奋工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而努力奋斗。如果有一天中华民族再到危险的时候,我会为之牺牲一切,以满腔热血续写英烈不屈不挠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