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贫穷的孟加拉惊见蓬勃的「互助型经济」发展


   慈善银行家的投入,带动了社区型的互助式经济

鱼是孟加拉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地方上有经营良好的鱼池,会成为孟加拉乡村居民绝佳的蛋白质来源。但是政府跟地方政客私吞鱼池产生的大部分的利润,又疏于维护,假借池塘发展之名趁机中饱私囊。严重的贪污,使得鱼池无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孟加拉渔业部次长在一九八六年找葛拉敏(Grameen:孟加拉乡村的意思)银行(又称为孟加拉乡村银行)来帮忙管理。于是,葛拉敏银行(乡村银行)动员了三千多名的穷人,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养鱼,看管鱼池、和其他工作。鱼池的净利由这些夥伴分享,他们的家庭所得也大幅提高,后来也增加淡水虾类的养殖。整体而言,葛拉敏银行投入了社会型企业的建设,使得人与人、族群与族群之间,可以产生一个制度化、组织性的分工,开启了互助式经济的滥觞。从事了十多年的网路工作,看到上述的这一段故事,让我感受到莫名的亲近,感觉其发展与网路社区的发展,竟然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相信互助经济将藉由社交网路大行其道,通讯的变革,将让世界富足不是梦,正如我所发明的「连锁交易系统」,将半随著社会型企业的流行,发展到世界各地。



葛拉敏喜课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助学金管理计划

为了提高教育的推广,但是对于贫穷的地方,上学会占去赚钱的时间,对他们而言,即使极少的几分钱,对家里影响都非常巨大。因此,葛拉敏喜课提出了一套很有创意的循环基金,他的运作方式如下:

有意资助助学金管理计划的捐款人,最少要捐五万塔卡,约七百五十美元。这笔钱以定存的方式开户,保证年利率百分之六,孳息作为学童助学金。一千美元的储蓄每年会产生六十美元的助学金,足够帮助小孩完成小学学业;两千美元可以供上中学;三千元则够上大学。捐款人可以指定孳息产生的助学金,用来资助同一名学童到学业完成为止,再由另一名学生接受这笔资助。

社会型企业,有效的让供需两方,透过互助的方式,完成了高效的慈善活动、与经济活动。

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就是来自于「互助式经济

葛拉敏银行于一九九六年,基于社会发展,受托成立葛拉敏电信(Grameen Telecom),为了推动资讯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通讯科技(Telecom Technology),当时委托英国的商业顾问针对孟加拉预估行动电话市场规模,顾问以彩色电视机的成长率作为参考,预估孟加拉在2005年之前,会有二十五万支手机的使用量。

这个数字对任何一个不懂趋势的人来说,数字都是小的离谱,但是,葛拉敏电信不管当时的预估数字,执著于当前市场的推动,其在2005年,创造了八百万个手机用户,足足是专家预估的三十二倍之多。当时推动的方案如下:

葛拉敏电信推动了一个命名为「电话小姐」的计划,让「电话小姐」成为孟加拉乡村和外界接轨的生命线。电话小姐只要有一支简单的手机就可以靠电话服务赚钱。村里的人有需要就上门来打电话,只要几分钟,便可以联络远方的朋友、家人或是生意夥伴。

在每一个先进的市场,手机通讯,向来是由供应方决定,单纯的以供应的数量、价格、策略,来推动整个市场。但是,在孟加拉这样的市场环境里,单存的供需,根本无法打开市场的发展,因此,电话的供给转换成一种服务的供给,或者说是资源的供给,就像实验室当中,在培养皿当中提供了细胞(细菌)存活的环境,当养分供给达到需求量时,细胞就开始产生繁衍、产生裂变。养分的供给是单存的,但是细胞分裂、繁衍的互依关系,却是密切而生生不息的。每一个细胞之前既互相依存,也互想助益,也互相竞争。在环境的初期,养分左右著细胞的发展方向,但是,当细胞整个达到成熟期时,又反为整个细胞群左右著生态平衡。

互助式经济的典型案例

互助式经济与传统式经济最大的差别在于,传统经济是单存的「供需关系」,其所对应的关系常常是一种供应方(上)对需求方(下)的经济活动;但是,互助式经济,常常发生于成熟的商业期之前,是一种藉由「个体」对「个体」进行物资、或资源交换的一种经济活动,然后由无数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连动所产生的一种串联式经济体,于是,才促使、造较、或吸引了中大型的供应资源方的出现。

成立于一九九六年的葛拉敏夏地公司(Grameen Shakti,只葛拉敏能源公司),现在是全世界最大,以市场为导向的太阳能供应商之一。其成功的方式如下:

葛拉敏夏地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提供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消费者透过简易的分期月付方案,就可以在两到三年之间缴清设备的费用,然后,其分期付款由夏地公司的员工,每个月登门收款,并随同进行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听起来好像保险公司的服务)。根据屋主的能力,发电量的多少,可以决定家庭的耗电所需。于是,有些聪明村名会多买发电设备组,把多馀的用电拉到邻居家,然后对这些邻居共享能源,除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简单用电,也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其实,这样的模式在智能电网的概念中,已经勾勒的非常的清晰,家庭用户所储存的电能,可以回卖给发电厂,供给商业资源使用。如今正在规划的未来世界,其雏形却在十多年前已经发生在世界最贫穷的角落 – 「孟加拉」。

为什么上述是「互助经济」最佳的典型,我个人认为:原因在于多数的国家,能源的供给控制方都在国家电厂,各个国家几乎都是以社会资源的方式,以相较低价的方式供应国民,但是,其资源方是实实在在的掌握在单一供应源,消费端没有任何主导的权力、或影响力。但是,对于孟加拉这样的环境,当民众所得的能源,是自己就能产生,当其有能力「串联」更多的「个体供应源」,就能影响、主导市场、或环境,这样的「下对上」的影响力,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社会型企业把互助经济的效应推到最高峰

葛拉敏健康照护公司(Grameen Health Care Service)是一家社会型企业,预计成立专业眼科医院,于2007年开始营运,由葛拉敏健康照护信托(Grameen Health Trust)所投资,而该信托公司为接受外界捐款成立的一家专门投资社会型企业的非营利公司。

信托公司聚合了越来越多想要改变环境、或改变生活、或改变社会的一群人,这一群人在过去都是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甚至寄托在大型的企业家,但是,历史证明了这样的期待极少成功过。于是,这样一大群分散的力量,因为通讯技术的改变,因为商业管理技术的改变,分散的力量透过有效的方法被集中起来,由多人的意识成就了「主导的力量」。

分散的力量看似并不能有效制约一个成形的组织(或公司),但是,对于社会型企业而言,其公司的目标、理念,因为需要满足大多数分散力量(社会公益)的期待,因此,若不能有效达成所期待的目标,就得不到更多分散力量的资源。

社会型企业其实就是串联式经济活动的一个实体,一个能够提供众包服务,或者由众包服务集合衍生而出的一个游戏规则运行者,其目标就是让集体的个体活动,可以充分得到最佳的经济安排,而不是造就一个垄断式的企业单体。

随著社交网络的普及,我個人一直认为,社交网络所代表的不是一种流行的网路活动,我个人更认为是一种通讯的革命,亦即通讯的模式由过去(Web 1.0 时代)的一对多的广播模式,已经走到了现今(Web 2.0 时代)社区对社区的交流模式,并随著移动互连网,将走到个人点对点(Peer to Peer)的通讯模式,这样的点对点的个人传播力量,将把个人的影响力带到史无前例的高峰,当个人讯息的传播、分享、通讯、交流在分秒之间的时候,个体彼此之间的串联力量,将被放大到百倍、千倍、万倍。因此,经济将进入革命期,即将带动、引领的就是「互助经济」的风潮。

过去的商务模式:市场调研 –> 研究发明 –> 开发 –> 生产 –> 推广 –> 消费,即将形成大翻转,互助型经济将推动第三代电子商务,商务模式将逐步逐步的演变为:个人意见–> 社区共识–> 代表管理 –> 个性化订制–> 生产交涉 –> 下单生产。社交网络透过互助型经济的运化,将可以有效在短时间之内创造一定量的生产规模,而设计也将因社交网络而得到众包的推波助澜,工厂公司也更能扮演生产的专业功能,并渐渐采取接单生产,未来,一定性的产品,将大幅的缩短消费与生产的距离。

个人于去年所推出的发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与趋势下所设计,这样的趋势发现并费个人的发明,仅为个人过去这十年、十多年在诸多传统的营销模式所见到的影子、或精髓,但是,碍于时代环境、方法尚未成熟,致诸多营销创举皆未能成就。但是,正微软的比尔盖兹大神所说:生命中所预见的常常没有你想像的来的早,但也常常在你浑然忘怀时,悄然而至。期待预见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夥伴(优推客:詹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