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一年,也是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第一年。西部地区要大开发,就要进一步认清新的发展趋势。当今,区域经济正以一个全新的概念,促进着中国经济继续较快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西部地区只有顺此潮而动才能紧紧地抓住新的机遇。下面就西江上游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展开一些探讨。
一、西江上游经济区已经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规划还没有出台,但是根据温总理的相关讲话和有关部门的说明,国家在西部重点经济区发展方面大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将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第二层面是将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培育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第三层面是将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建成省域经济增长点。
从这里可以看到,“西江上游”已经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了。但是,这是第三层次的经济区,即省域经济的增长点。如果该规划对“西江上游”是这样定调,西江上游地区的区域合作就会大打折扣,并将严重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西江上游经济区包括的范围已经超过省域经济
不管国家是如何界定“西江上游”的范围,仅从这几个字眼来看,“西江上游”的范围肯定超过省域经济的范围。对此,首先要看“西江”的范围。
有关资料说明,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主流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在黔、桂两省边境与北盘江汇合称红水河,向东南流到象州石龙附近与北岸柳江汇合以后称黔江,在桂平与西南来的郁江汇合后称浔江,到梧州与西北来的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全长2 129公里,流域面积345 700平方公里。西江在石龙以上为上游,石龙至梧州为中游,梧州以下为下游,出广东高要、羚羊峡进入珠江三角洲。
“西江上游”包括两个意思:一是狭义的是“西江内的上游”,二是广义的是“西江的上游”。狭义的“西江上游”明显范围太窄。因此,除了广东境内的西江为下游外,广西以上的水域均可以算是西江上游,即该区域包括了滇黔桂三个省份的相关地区。
三、西江上游经济区是该地区现阶段最后一个发展良机
新的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一旦出台,就是十年。“西江上游”如何界定和规划,直接关系到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江上游”是该地区现阶段最后的一个发展良机,抓住了就赶上了十年的新规划,如果没有抓住将失去这个良机。
现在,西江上游地区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有被再次边缘化的危险。例如,云南的重点是桥头堡和滇中地区,与西江上游密切相关的文山州明显处于边缘化的地区;再如,贵州的重点是黔中地区,与西江上游密切相关的黔西南州明显处于边缘化的地区。同样,与西江上游密切相关的广西河池与百色地区如果不是“西江上游”,也处于边缘化的地步。
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良机,广西百色和河池地区已经提出要讲其纳入西江经济带,贵州黔西南州的人大代表及时联名提案,呼吁将包括该地区在内的“西江上游”上升到国家战略,有国家来统一制定该地区的发展规划、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形成相应合作机制等。
四、“西江上游”起码要上升到国家第二层次的经济区
现实中,西江上游经济区已经不是一个省份可以实施的。从水运通道碍航的情况来看,龙滩电站和百色水利枢纽的船闸项目,就需要国家层面来解决。同样,西江上游的环保、生态与下游的发展如何协调,只有上升到国家层面才能解决。该地区的发展规划,由于跨省必需由国家层面来做才能符合要求。因此,西江上游经济区起码要上升到国家西部开发规划经济区的第二层次,即定位于跨省域合作的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
该地区不仅属老少边山穷地区和资源富集区,而且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民族自治地区。西江上游经济区将主要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民族自治地区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西江上游”上升到国家战略第二层次对该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国家确定该经济区,这将是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形成的区域合作试验区。其带有明显的特色和破局功能,通过试验能为全国下一步在民族自治区域的改革和发展方面提供方向和经验。
开展西江上游经济区的合作,首先要形成互联的交通走廊、转而形成物流走廊和经济走廊。同时,该区域面临着多重的国内外区域合作机制。如CAFTA、GMS、两廊一圈、CEPA、泛珠等等。一旦国家确定该经济区,该地区可以很好地将这些国际和国内的区域合作机制结合起来,形成我国区域合作的新亮点,共同推进其发展。
五、时间紧迫,要只争朝夕共同把“西江上游”推向第二层次
西江上游经济区具有良好的帕累托效应,对滇黔桂三省份都是一个良机,大家均有共同的利益。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时间紧迫,即必须该在今年底国家新西部开发十年规划出台之前,把三省份的共同意愿反映上去,让其进入该规划。目前,主要的工作有几点:一是尽快借答复贵州人大代表提案将三省份的愿望反映上去;二是西江上游相关地区先动起来,即有三省份的发改委牵头,由西江上游相关地区的发改委参加,通过沟通拿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共同意见,再向各自省份的领导反映。三是由滇黔桂领导达成共同的协议文本,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在相关的区域合作机制中提出来(如泛珠合作会议),同时报告中央。四是通过多种途径把西江上游相关地区和三省份的意见反映上去。例如,借国家领导人到本地区视察的机会,把该意愿向其汇报。
西江上游经济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区域合作的试验区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