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


 

                                    

亲爱的小孩

             沈东子

 

 

垮掉派作家各有各的身世,其中最让我唏嘘的是柯索(Gregory Corso19302001)。柯索出生时妈妈只有16岁,是个跨海偷渡去美国的意大利小姑娘,爸爸也没大几岁,在纽约做体力活。父母连自己都养不了,当然经常吵架,一天妈妈把小柯放在一家天主教收容所,忽然就负气出走了,那时他只有几个月大。爸爸赶来把他领走,先后寄养在五个家庭,后来索性交给了慈善机构。爸爸说我养你容易吗,好几次想把你扔马桶冲掉!还说他妈妈是个婊子,被抓回意大利坐牢去了。

 

柯索回忆说,被寄养的时光真难熬,他有时挨揍,向爸爸告状,结果爸爸跑来把他揍得更惨。11岁那年正值二战胶着期,爸爸为了逃兵役把他接回家,可没过多久还是被征兵送往海外,从此小柯成了个彻头彻尾的流浪儿,出没于纽约的小意大利区,靠送外卖换面包吃,天冷就睡地铁里,好在他坚持去上学,学业倒是没落下。一次他受托给顾客送烤箱,半路把货卖了,用赚来的钱买了衬衫领带,打扮得体体面面看了一场讲述圣母故事的电影,回来就被警察抓了,尽管他争辩说看电影是想妈妈,还是坐了几个月牢。写柯索的故事,我会想起苏芮的歌《亲爱的小孩》。

 

出狱后小柯常去格林威治村的一家拉拉酒吧,在那儿写诗。女士们蛮喜欢这个乖巧的小男孩,买酒给他喝。世上的事就那么巧,一天金斯堡也去了那家酒吧,看见柯索眉清目秀的,以为他是酷儿,就上前搭讪。柯索没那方面的兴趣,说自己是来写诗的,拿诗给金看,其中一首写他在十二街看见一女郎,躺在窗前晒日光浴,感觉如女神一般美。

 

更巧的是,金斯堡认出那女郎是自己的前女友,于是带小柯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满足小柯的好奇心。女郎答应了,开始脱衣服。小柯还是童男子呢,哪见过光裸的女神,吓得夺门而出,跑掉了。不过他从此加入垮掉派。1954年柯索进哈佛念书,立刻展现惊人的诗歌天分,“别为光阴活着/要让光阴为你流逝。”他创作的第一本诗集《布莱特街的贞洁女士》,赢得哈佛才子们的一致推崇,由50多个同学捐资印刷问世。

 

柯索一直有个心结,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世。恰好有个导演想为他拍部纪录片,于是两人来到意大利,由导演出面去寻找他妈妈葬在哪里。寻找的结果出乎预料,他妈妈不但没死,而且一直生活在美国,就在纽约城南的新泽西州府特伦顿。原来妈妈撇下他后立刻后悔了,想把他要回去,但遭到爸爸拒绝,要她滚,把她的门牙都打掉两颗,母子就此失散半个多世纪。这部片子2007年公演,名叫《柯索,最后的垮掉诗人》。

 

找到母亲后,柯索有过一段快乐时光,两人都好赌,常结伴去大西洋城玩轮盘,不过儿子的手气后来就没好过,诗也少了野性。柯索在71岁那年死在87岁老母亲怀里,飘零一生终于有了家。他曾经表示,希望死后埋在罗马公墓大诗人雪莱的坟旁,在那些孤苦的日子里,正是雪莱的诗给了他心灵的安慰,他从诗歌中得到的快乐,远比现实生活多。不过公墓早已不接纳新的安葬者,最后还是通过与罗马市政当局协商,将柯索的部分骨灰撒在雪莱墓前,也算完成了他的宿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