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路 者


——记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洛三灵改扩建工程TJ-25标段项目经理张启超
赵纯杰
寻路者(The PathFiner),是指有意识的去发现、寻找自己人生道路的人。寻路者,其行走的轨迹就是一条路。        
------题记
人生,就是一条路。在人生这条路上,每个人都在追寻着自己的目标。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洛三灵改扩建工程TJ-25标项目经理张启超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路,一条条高速公路。二十多年来,他在高山峻岭上、在江河湖泊中,顶风冒雨、披荆斩棘,坚定、执着地寻找、开拓他心中的路……
 
“干工程,咱凭的是诚信”
 
张启超的简历很平凡:19719月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毕业石家庄铁道大学,1992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项目部试验员、试验室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务
张启超的业绩不简单: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各种奖励和荣誉写满他的简历,他多次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集团公司优秀科技人才、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公司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
张启超的能力很出众:从2005年至今,短短六年时间,他担任过6个国家重点项目的项目经理,工程管理得井井有条。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指标没得说,他干过的项目无不得到业主好评,没有一个是亏损的,为公司创造了最大的经济价值
他靠什么把工程管理得那么好?凭什么赢得那么多的荣誉?身后是不是有什么背景?——人们不禁要问。
干工程,如同做人,凭的是诚信,讲的是良心。”——张启超一句朴实的话给了人们答案。
张启超是一名沙场老将,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参10个重大项目建设。2005年起,他先后出任驻马店驿阳高速五标、内蒙古锡林格勒铁路专用线、怀柔京城2期工程、神朔铁路复线、岳常高速五标和洛三灵改扩建工程TJ-25标段6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施工中,张启超牢固树立科技创优质,名牌求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每一项工程都当作名片工程,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创造了多项优质样板工程,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占领一方市场的发展战略。
他在施工管理上较真是出了名的,不论施工中遇到多少困难,从不找借口和理由,而总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完成施工任务。
神朔铁路复线工程施工中,张启超所管的路段原定一年的工期被压缩到半年。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张启超没有一句抱怨,接到命令后立刻投入战斗。他吃住在工地,蹲守在现场,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组织24小时施工,采用新设备、新方法加快进度。经过6个月的奋战,工程按期完工,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成为全路段的样板工程。(此处去掉李鹏相关)
20096月,张启超又领军湖南岳常高速五标。该标段地质情况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全线第二大标段,也是一项比较难干的工程。他率领项目部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施工,施工管理一直走在全线前列。在业主组织的3次施工大检查中,五标共获得了2次第一名、1次第二名的骄人成绩,不仅获得业主嘉奖150万元,还在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站检查中受到全线通报表扬。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张启超追求完美(此处提前了),在施工质量上也非常较真,只要不符合施工要求,达不到质量标准,谁也别想过他这一关。在湖南岳常高速五标段施工中,有三根墩桩浇铸时震捣过度,外观出现了细小的鱼尾纹,虽然是细微的质量纰漏,但张启超没有放过,一声令下,砸掉重来。这一砸就砸掉了近10万元,也砸出了企业信誉,砸来了一项省优工程。
在工地,张启超思想深处始终紧绷着质量这根弦。工程一上马,他就一再强调,要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决不能以降低质量来换取那种毫无价值的进度。把质量与工资挂钩,层层签订质量责任状,严格奖惩措施。坚持谁砸了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在坚决返工的基础上,首先对责任人、责任单位予以严肃处理,再层层追究责任,由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自负。
     
虽然做事低调,尽管不善言表,但张启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次次践行了中国铁建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经营理念,树立了公司的品牌形象。
 
“当经理,自己要行得正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张启超说:当经理,就得自己做得正,行得直,不然,你就没有资格去管理别人。
在朔黄铁路复线施工中,张启超在用对讲机指挥卸石碴。由于现场环境不好,工作时间又太长,他一不小心被石渣绊倒重重的摔了一下。对讲机摔碎了,脸部被石渣划破了鲜血直流,可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又投入到工作中。
事必躬亲,身体力行。新项目入场前,张启超都要自己步行考察,把项目部定在离工地最近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方便施工管理。他说,管工程不能走马观花,必须到岗到位。他几乎每天一早起床后,必要先到工地走一趟,巡查施工情况。很结实的鞋他一年要穿坏好几双,一双袜子穿两天就磨出一个大洞。久而久之,脚上就磨出了一层茧子,人也练成行走如飞。于是,大家就送他个绰号——“铁脚经理
他身先士卒。岳常高速公路路桩基攻坚时,他分工盯守现场协调指挥,从凌晨5点到深夜1点连轴作业,最多一天灌8根桩,整个人瘦了10多斤。2009年夏,岳常高速大干期间,他又蹲点指挥整整1个月,脸上晒得脱了一层皮。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影响着周围的干部职工,也赢得了大家由衷的尊敬
   20097月,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湖南,当时长沙的气温高达50度,市面街头几乎看不到人。张启超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抢险队伍和大型机械全力进行抗洪抢险,自己也拿起铁锹亲自和工人们铲土填坑,勇敢地奋战在抗洪一线,保住了千亩鱼塘。地方抗洪抢险指挥部的领导赞叹:中铁人真的是一支铁军。
在最艰苦、最危险、最困难的工段肯定会有张经理的身影。他就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员工这么说。
张启超身为项目经理,管着人、财、物,可他从来不去以权谋利,而是全力打造阳光工程。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25标段开工不久,安徽某水泥添加剂厂的一个女推销员找到了张启超,声称该厂的添加剂已经获业主同意要求项目部使用,同时又悄悄递过来了两条中华烟和2万元现金。张经理断然拒绝了贿赂,只要质量合格,我们就用。不要搞这些名堂,将这位赖着不走的女推销员客气的请出了项目部。任项目经理以来,张启超拒贿高达40万元。项目有他在,领导省心,业主放心,员工开心,这是大家对张启超工作的评价。
“中铁人,从来不怕困难”
 
2010年底,岳常高速五标主体完工后,张启超又带领队伍开始承建洛三灵段改扩建TJ-25标段。
TJ-25标段位于南省西部的灵宝市故县镇,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可2010年的冬天,受全球极端气候影响,这里变成了一个多年来少有的寒冬。
项目部还没进场,老天先来个下马威。纵然你有千年极寒,怎奈我一身是胆。
12月中旬,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在本地人都在家里猫冬的时候,张启超率二十五标进驻施工现场。
施工水电不通、临建没有场地、天寒地冻刮风下雪、征地动迁举步维艰——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施工条件能干活吗?还没等工程开工,许多人就开始打退堂鼓。
咱中铁人,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精神。就算掉他十几斤肉、脱几层皮我们也要把工程拿下来。绝不能丢咱五公司的脸!”——在动员会上张启超放出了这样的豪言。
坐着谈,不如起来行。面对困难,张启超打破传统模式,本着边补征地,边设计,边临建;边施工的方针,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要和时间赛跑。
没有项目部,就借住邻近施工单位的。没有拌合站和、预制厂,就顶风冒雪、破开冻土建设。没有电,就使用柴油机发电,没有水,就用运水车去远处拉……凭着一股牛劲,张启超带领项目部完成了洛三灵项目部的临建工作。虽步履维艰,却苦中带甜。
总算安顿了下来了,可征地动迁这个老大难问题又找上了门TJ-25标征地范围大,动迁村民多,补偿协议难达成……诸多困难摆在张启超面前。人在等着,设备停着,工期压在那里,时间在悄悄地溜走。纵是铁打的汉子,却也寝食难安、心急如焚。
靠天不如靠自己,征地就先征服人。张启超把项目部有征地经验的人分了几个组,分点分片地开展工作。他自己每天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请求各级政府帮助协调、解决征地动迁问题,到村民家里做工作、讲政策、求理解。
难!找人难,谈判难,签协议更难。每天项目部的人都在与村民比耐力、比智力、比体力。中午和晚间是村民相对好找点的时间,张启超就带人守在家门口,有空一等就是一天。天已经黑了,而他们还在口干舌燥、不厌其烦地与村民协商    
只要征地动迁工作有点进展,张启超就见缝插针,组织施工。对于施工区域内老连霍、郑西客运专线、西气东输石油等的各类管线,则采取直接避让、局部断开,或临时搬迁等办法,尽可能自己解决施工困难,为后续施工缓解工期压力。
困难,让施工异常艰苦。困难,给张启超带来了考验。身后,远离了起点。前面,也没有终点,他只有朝着目标,努力向前。
 
论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
 
张启超是个狠心的人,遇到不执行安全规定、不按标准施工的人,他定会重力处罚、决不手软。他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对业主、对员工不负责任,就是自己工作失职。
张启超又是个有心的人,他把员工的事放在心里,有困难能帮助的一定要帮,能解决的必须解决。他说,铁建人成年累月舍家撇业,走南闯北,不容易呀。人心都是肉长的,咱要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每建设一个新项目,他给员工宿舍装上空调,项目部配备热水器、洗衣机等生活设施。组织建起标准的篮球场,配备乒乓球台、羽毛球网,设置职工阅览室……他忙得不亦乎,为的就是给员工们创建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离家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的温暖。
项目部给员工过生日?还送生日礼物?这当然不是开玩笑,而是张启超做出来的事情。员工们整天忙忙碌碌,许多人都会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但张启超却记着为过生日的员工举办庆祝会。如没有特殊情况也一定会参加,如果确实脱不开身,他也安排人代表转达祝愿。一个生日、一个蛋糕、一句祝福、一片真情,让员工有了归属感,把项目部当成自己的
张启超立下个规矩:如果资金紧张,项目部也要先发劳务工的工资,再发单位员工的工资,最后再发领导的工资。他说,大家都需要养家过日子,就是再难,也不能吧问题抛给手底下的人,如果拖欠人家的钱,良心上过不去。
项目部的一位农民工因妻子患急病需要手术,而他手里没有多少钱。张启超自己拿出5000元送到这位工人的手中并嘱咐他快点回家看看,如果钱不够再来电话。这一举动让那位农民工感动得流出了热泪。十多天,他回来还钱时说,张经理,是你帮我度过了难关。只您需要,你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作为项目经理,张启超为企业、为员工,他是全身心的投入,但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他却留下了许多歉疚。
20083月,他67岁的老父亲因患食道癌需要做手术。张启超是家中的老大,不少事情需要他拿主意。可是工程上离不开他。没办法,当老人刚刚做完手术他就连夜赶回了工地。
妻子患有腰肩盘突出,严重时痛得腰都直不起来,经常需要家人照顾,张启超从来没能做到。朋友们气不:为了工作连老婆都不管了,这样的老公你要他还有什么用?妻子有过埋怨,也流过眼泪,但更多的是理解:不是心里没有我,没有家,他真的是没办法呀。
20097月,女儿参加中考。张启超却因为工程太忙不能在家陪考,只是打了个电话嘱咐一下。孩子很争气,考上了很有名气的洛阳二外。2011年春节期间,女儿把自己的好同学请到家认识一下爸爸。同学走后,女儿高兴地说:现在,同学们终于相信我真的有爸爸。这么多年学校开家长会都是妈妈参加,大家一直以为我是个没有爸爸的孩子。孩子的一番话让全家都乐了,但笑的同时眼里都在闪动着泪花……
人生的路有几条?未来的路有多远?张启超还在寻找、在跋涉。一路风雨,一路荆棘,在那条没有路的路上,他信心十足、步伐坚定地走着,他知道:对于寻路者来说,有梦想就一定会有路,有路的地方,也一定会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