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迈入电子商务时代:谁将成为房地产领域的京东商城?


 

光阴荏苒。十年前,互联网兴起,电子商务被寄予厚望。无缝对接供需,订制化,中间层(批发零售商)消亡,这是许多IT界人士乐观预测。然而,与网络经济泡沫同时破灭的是电子商务也一蹶不振,人们所期望的网络替代实体的情况并未出现。只有少量的电商企业生存下来,亚马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书籍零售这一细分市场撬动传统销售模式。

 

随着物流技术的改善,B-C的物流成本不断下降;随着用户体验的增长,敢于尝试书籍等标准化商品之外物品购买的消费者不断扩大;随着电子支付手段的革新,远程购买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这些条件,刺激了电子商务几何级数的发展。在B-C领域,大到卖家电产品,小到卖化妆品,贵到卖珠宝首饰,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商品领域都迈入了电子商务时代,譬如说房子。提到卖房子,浮现在眼前的就是坐守售楼处的售楼员、排队的置业者、……。每到开盘时,抽调大量的保安严阵以待,拉着长长的警戒线,客户拍着长长的队,可以说是开发商累,客户累,销楼员也累。曾记得,有一个售楼员说他开盘当天签合同签的手都抽筋了。更夸张的是,有些楼盘开盘连警方都不敢怠慢,派出大量警力来维持现场。设想一下,如果开发商能把售楼处搬到网上,客户就在家里清点鼠标,就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那该有多惬意!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房地产要迈入电商时代,仍有诸多困难。首先,房地产是一个大宗复杂的商品,仅仅通过网络交易是否会让客户觉得不放心?怎么才能打消客户的顾虑?其次,一直没有一个专业的交易平台来支撑这一交易,这一交易平台内嵌了充分的产品信息、完备的开发商销售信息、公平的交易制度及交易风险的控制,谁能提供这一交易平台?

 

永远有敢于吃螃蟹者。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开始尝试网上卖房,并取得了硕果——15套房卖出1.36亿元。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开发商永远不可能成为房地产电商的交易平台,无论是从本身主业来说,还是从资源整合能力说其都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开发商在自己的网站上吆喝卖房,与其说是电商,不如说一种营销噱头。能有可能成为京东商城那样的某一类产品交易平台者,唯有新浪乐居这样的专业房地产资讯平台。其具备了资讯、客户等资源,向前延伸到房地产交易平台,顺理成章。

 

不出所料,2011年,5月6日,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在昆山花桥游站体验中心宣布旗下房地产互联网板块新浪乐居的房地产电子商务频道——房产电商测试版上线,成为国内首个综合型专业房地产电子商务频道。同时,新浪乐居与城开锦亭置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游站”全项目放在网上进行销售,打造首个房产网上专卖店。效果非常明显:5月29日项目开盘,22400位网友参与,开盘两分钟,180套房子一抢而光。

这样的尝试,尽管还只是一个开始,却预示着中国房地产交易模式乃至开发模式的变革。房地产电子商务带来交易的透明、低成本、高效率,必推动这一新兴交易模式对传统售楼处模式的完善和替代。当然,电商模式并非要革房地产销售代理的“命”,而是相辅相成的。毕竟,电子商务它只是交易平台,而不能帮助开发商去完成诸如确定定位、提炼卖点、定价和推广传播等工作。

 

期待房地产电商走的更稳更快,房地产专业领域出现如亚马逊、京东商城般高集中度的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