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中,雷诺机会最小!


    近来,包括斯巴鲁、西亚特、菲亚特等后来者纷纷要进入中国市场。有舆论称,在全球各大主流汽车品牌已进入的情况下,留给这些二三线品牌的机会太少了。但记者想说的是,只要中国市场还有需求(近5-10年还会有增长),这些品牌就还有机会。当然,它们不可能相通用、大众、丰田一样大红大紫,如果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和国产车型,也能在中国分得一杯羹。
   中国车市的现状看起来似乎是外资品牌把持了中高端市场,而本土品牌则集中在中低端,布置的水泄不通了,但现在合资企业已经将产品线往下延伸,本土品牌则是向上冲,看似稳定的格局也在改变。乱世出英雄,给后来者机会。这些后来者基本属于小众车型,但小众市场并非代表没有市场,在中国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小众车型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信,看看SMART、MINI在中国市场的热销。中国已经成为捷豹、路虎、斯巴鲁等这些小众车型全球最大市场之一,斯巴鲁已经成为中国前三的进口汽车品牌了,在北京限牌的后,斯巴鲁森林人甚至已经超过比亚迪F3成为北京上牌第一的车型。
   这些小众品牌如菲亚特曾经中国吃过亏,可谓吃一堑长一智,在重新与广汽合资后,菲亚特已经承诺要为中国重新设计车型,并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很有诚意的。后来者也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在如此之多的后来者中,法国雷诺机会最小了,并非是该品牌不出名,也非产品不好,而是因为它惹毛了中国。雷诺是法国最大的汽车品牌,在这些后来者中知名度最高,在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的车型也很惊艳,应该在中国很有机会的,可是它实现国产的机会还遥遥无期。雷诺也曾短暂在中国实现国产,现在仍和东风在谈判市场国产的问题,近十年过去了,这个大项目仍然没有下文。最近电动车技术泄密“间谍门”事件使得雷诺在中国雪上加霜,因为雷诺开始指责是中国企业窃取技术,最终证明中国是清白的,冤枉好人的后果很严重,谁作为中国审批主管部门,这时都会谨慎行事的,雷诺国产,难啊!通俗的讲,是雷诺不懂中国国情了,事实上,雷诺不是第一次不懂了,因为中国一再要求东风雷诺项目的工厂设在内地,以支持经济发展,可雷诺坚持希望能在广州,和东风日产共享平台,因此这个没有下文。看来,短期内,雷诺不太可能实现国产的,还好的是,雷诺进口车在中国尽管销量不高,但贡献了雷诺全球很大一部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