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圣象用“规模”制造“个性”
规模和个性,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词语。正如古语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追求个性化,就难以实现规模化;推行规模化,就可能抹杀个性化。但是,家居行业的巨头企业圣象集团却要颠覆传统,既要强化规模,又要讲究个性。圣象的法宝是:个性产品规模制造。
在3月底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地面铺装技术展览会上,圣象将展台设计成一个吧台形状,中间是咨询台和资料发放处,周边则是圣象旗下的各类产品组合。初次步入展厅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怀疑自己走错了地儿。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圣象是一个地板企业,但展厅内不仅有地板,而且有木门、衣柜,一个个整体居室空间,亮丽的模特或站或蹲或卧,笑容可掬,姿态万千,给人栩栩如生的居家形象。无论哪一个空间,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每一件产品都力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些产品,正是圣象用“规模”制造出的“个性”。
用圣象集团执行总裁郭辉的话说,个性化家居是圣象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一种全新运营模式,那就是“用世界尖端的制造平台完成工业化生产,然后采用模组化、智能化组合的方式,最终实现个性化家居的打造”。以木门生产为例,圣象通过世界领先的自动化D平台及亚洲最大的生产线,按照标准号对木门进行标准化生产,而与之相匹配的雕刻、油漆、花线、材种、面层工艺等,则通过模组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设计来表现个性化。地板也与此相类似,规格可以标准化,但表面质感、花色款式则可以通过圣象独创的在线设计系统,以网络订单的形式进行定制,惟一的瓶颈是消费者为此要等待更多的时间,圣象的目标是力图将时间压缩到30天以内。
中国家居制造企业远远超过1万家,但年销售额能够超过1亿元的却是凤毛麟角。任何一个企业在其所处的行业内,如果达不到1%的份额,就不能称为大企业。家居企业做不大,正是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使然。家居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规模是万万不行的;家居企业要让消费者掏腰包,没有个性化是切切不可的。家居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品种繁多、变化迅速、风格分明,人们的消费习惯趋向于展现自己的独有偏好,拒绝千篇一律。圣象集团在个性中寻求规模,用规模化生产表达个性化元素,未尝不是家居企业实现飞跃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是这条路还很漫长,考验的不仅是圣象的实力,更是消费者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