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成熟,至少需要三个核心元素的成熟:独特产品、独特方法、独特客户。
独特产品:我们越深入地接触与研究各行业成功企业(品牌),都发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最关键的元素----其产品与同类企业存在着能够被其目标客户感知并认可的特别之处,哪怕这种特别仅占产品元素的1%!
因此,哀叹产品同质化、做不出“差异化”的产品,只是导致没落企业没落的可怕的“自我催眠”!没有具有企业或品牌“个性”的产品,企业的生存只有靠“贿赂(打折促销)、运气”。
都在做巧克力,为什么德芙的味道似乎最正点?Apple的所有产品变成一个令人爱不释手的玩具,即使它的操作系统未必所有人都适应。
科技含量、技术复杂度、原料差异、作业人员等,都不是产品差异性的根本,独特产品来源于企业长期积累的由对“产品虔敬”而创造出的微妙的“工艺差异化”,这种差异性渗透到产品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从外部或表面看,体会不到产品制造过程中沉淀的细微差异。
独特方法:能做出有个性产品的品牌,其构建企业的元素(涉及上、中、下游的全价值链要素)必然与同行有所不同,哪怕这个不同在企业经营“全价值链”要素中的综合占比仅是1%!
所有做B2C的网站都把重心放在上线产品、搜索引擎、物流等,卓越、当当、京东都是这种“内容为王”思想的代表,而阿里巴巴则独辟蹊径地去解决交易过程的“诚信”问题,让买家与卖家在自己的平台上沟通,于是诚信通诞生,后来C2C淘宝网发展出真正的交易平台----支付宝。
思路的一小步,价值的一大步!独特的方法有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惯例”!
独特客户:这里的独特客户不是指企业自己设定的客户对象或经过细分筛选的客户,而是基于前面独特产品、独特方法,必然会“黏上”来的客户。
这些客户不是比较品牌之间的价格、促销、销售人员等外在因素,而是出于对企业的独特产品、独特方法的信任(满意及习惯)而“自动”购买产品的客户。这些客户早期即使只占客户总数量的1%,都是汇成江海的源头活水!
如家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开创的“订房中心”客户服务渠道,改变了传统酒店依赖旅行社、社会关系、散客的“集客模式”,将电话、互联网变成了商务旅行客最习惯的订房方式。其目标客户是商旅型经常出差人群,这个客户群是互联网信息社会形成的独特消费群,那些出差频次少、对价格不敏感的旅行客人自然还是通过传统的渠道订房。
1%独特的产品+1%独特的方法+1%独特的早期客户,三个1%就是构建独特商业系统的核心元素,也是建立独特价值品牌的关键DNA,拥有这种商业系统的企业不仅必然获得快速的可持续增长,而且有很大的机会成就行业第一品牌!
什么是行业第一品牌呢?根据博纳睿成企业战略三路向理论,所谓的“行业第一”至少包括以下三类企业:
创新或首创(FIRST):企业必须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及市场认可的产品或其他经营要素。创新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比如王老吉凉茶,其创新在于将岭南的传统凉茶做成了可以消解火气的饮料,这是典型的从消费者感受出发进行的产品元素重组式创新,而很多号称创新研发的产品如核桃露、玉米露企业却未能快速做大市场,欠缺的正是对消费者感受的洞察与把握。
快速成为市场份额第一或区域市场份额第一(No.1):当行业发展是以规模赢得比较优势进而抢夺份额的趋势下,企业必须按照成为“规模第一”的方法去重组企业“全价值链要素”,否则或者因亏损而退出市场、或者被收购。如著名的格兰仕微波炉“价格屠刀”策略。
成为独一无二价值的提供者(ONLY):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走向规模化垄断,很多行业或企业可以自成一系地向一定客户提供独特的产品,如奢侈品、地产稀缺性产品(阳澄湖大闸蟹、茅台酒等)、独特技术产品(如研祥的特种计算机)。这些品牌都是以自己的独特性(甚至唯一性)为特质吸引客户。
传统理解里的行业第一主要是指规模化的第一,这是正确的,但并不完整,行业第一的范畴至少可以包括上述三种类型。当然,从最终结局的角度看,规模化的第一,与价值化的唯一,是行业第一企业的归宿。
行业首创者的领先价值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在创新者之后,尤其是创新门槛不高的行业首创,被快速跟随、快速复制、快速超越的概率极大。
比如2010年中国发生的百团大战,到2011年已经演变为千团大战,而团购商业模式的鼻祖---美国的Groupon,不仅中文域名groupon.cn(团宝网)、中文译名“美团”(meituan.com)被“土鳖”企业抢占,由于入市较晚,即使是与腾讯合资,也难免上市之初的水土不服。
因此,从企业经营策略上看,跟随是一种有效的降低风险的战略。大量依靠模仿的山寨企业或跟随型企业,这些企业如果能在积累原始资本后,按照三路向的思想与方法重新组合企业的价值链,就可以从生意模式向企业模式转型,如手机里的天语,MP3/4里的爱国者,都从技术学习、产品模仿过渡到构建独特企业系统的新阶段。即使先从“山寨”积累资源,最后修成“正果”之道,也必须是成就“第一”!
上面三种不同价值维度下的“第一”,从根本意义上看,首创式第一、山寨策略只是一种手段与过程,真正的行业第一只能是规模第一及价值型的第一。
因此,企业的正道,必须是迈向“行业第一”的经营意志,这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必须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做出的明确决策。是成就百年基业、长青品牌还是成为过客或流星,与此之际已见端倪。
第一道,非常道,商界正道。
博纳睿成咨询网址:http://www.chief-wisdom.com
史老师个人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