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不景气为何SUV车型却能热度不减?


轿车不景气为何SUV车型却能热度不减?

  三月份的轿车市场基本上保持了一种谨慎回升的态势,但其中有不少的车型还在量价齐跌。而四月份的轿车市场,虽然有上海车展这样的强有力的兴奋剂助推,然而等到期末一经盘点下来,估计也是稳中带降。从上海车展期间车市上的反应和降价呼声来看,轿车市场的问题在于许多的车型、款式已经让消费者们,特别是对新上手和买第二辆车的消费者都缺乏兴奋点,于是轿车市场盘整一下,找出新的带队车型已经是在所难免了。

  而就在轿车市场向前乏力之时,最近几年的SUV市场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国内SUV市场2007年增幅就已超过轿车,2008年增速高于整个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同比增长高达47.15%,2010年共售出132.6万辆,增速几乎是轿车的四倍,同比增长101.27%。于是对于当前的SUV市场来说,中外车企们都一致地看好,推陈出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大众的新途锐、福特的新锐界都开局良好,而在本届的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也一举推出了帝豪EX7、长城哈弗H6、力帆X60、金杯铁骑、华泰汽车高端SUV B35(又名为“宝利格”)、丹东黄海旗胜V3、奥轩G5、荣威W5,此外比亚迪的S6也即将上市。

  特别是与轿车市场上自主品牌不敢触及中级车天花板所不同的是,自主品牌SUV的价格上限已经向15万元逼进,从上海车展所给的信号可以看出,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都在SUV市场上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拓展。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市场人士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会不会又一次让浮躁的市场泡沫在SUV市场上泛起?其实本轮SUV之所以跑赢了整个的乘用车市场大盘,就目前来看,炒作的成份居少,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市场自身的刚性需求。

  目前的乘用车消费市场上,随着用车理念的改变,换车大潮的形成,特别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形成,运动消闲的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扩展开来,最主要的是现在新上手的消费者,并不想都千人一面地与别人玩成一样的车型。最近几年来轿车的推新速度不可谓不快,推出的新品不可谓不多,推新的力度不可谓不强,但是无论是入门级车、经济型车、中级车、中高级车,从外观到功能都形成了一种定式,鲜有能够标新立异的破局手笔。

  而原来长期处于小众市场的SUV,其车型、款式、造型方面的个性化风格,在人们消费倾向逐渐个性化、风格化的今天也就变得炙手可热了。SUV市场需求之所以一直居高不下,其实目前来自厂商的主动炒作和引导方面的因素并不多,而消费者自发的消费需求力量相比之下更占了上风。于是本轮的SUV热并非靠一种炒作行为的推动,而更多的是出自于一种市场消费趋势上的变化,也就是说,SUV车型将逐步地走出小众市场的范畴,向着更大的市场空间运行。

  而对于厂商们来说,当前最为有利的是,消费者对SUV车型的需求是立体化的,对豪华车、高级车、中高级车、中级车、经济型的SUV都有着旺盛的需求。从本届的上海车展上可以看出的是,今年整个的乘用车就大环境来说,不会有太大的上行空间,但是SUV市场却会“风景这边独好”,其根本的原动力在于消费者对这个小众市场开始有一种持续的热情升温。的确中国的汽车市场对轿车的狂热“补课”已经告一个段落了,从本轮SUV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正在脱颖而出。

  但是我们也担心SUV市场形势稍好,厂商们便一窝蜂地向这个市场加重筹码,导致泡沫乍现,人满为患。但就目前来说,这种势头还不足为虑,因为从上一轮的SUV炒作中,有不少的人曾经吃过亏了,而且估计也不会忘记得那么快。中国的SUV市场将逐渐的走出小众市场,但是只有那些认真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同时认真地把产品做好的厂商,会在新的一轮SUV热到来时胜券在握。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