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国际学院,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

    4月9日,学院举办“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讲座

    高中生如何成就国际化人才?如何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国际化教育如何培养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2011年4月9日,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国际化教育先行者,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www.sbc-usst.edu.cn)专门举办“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主题讲座,与广大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学生职业发展等话题。

    从普通高中生,到渣打银行的飞跃

    中英国际学院2006级2+2路径学生应颖作为学生代表应邀参加4月9日的国际化教育与职业发展讲座,她不禁颇多感慨,因为有太多的成长经验、体会与家长及学弟学妹们分享。

    2006年,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生的应颖,为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选择了中英国际学院学习会计与金融专业,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升入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并于2010年成功获得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在经过四年国际教育的熏陶之后,当年青涩的她已经完全蜕变为一名自信、成熟而独立的“职业人”。她以优异的表现顺利地被英国渣打银行上海徐汇分行录取,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未来的职业梦想。

    谈到这几年来自己的成才与发展体会,应颖表示这一切都受益于所接受到的国际化教育。“中英国际学院沿袭了英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特点,注重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强调实用、创新、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社会实践与企业实践又为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实践基地,这些都使我能顺利地完成在英国的学业,并且使我真正具有了竞争力和发展空间。海外的学习、生活使我具备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全球观,掌握了基本的国际商务规则与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有效工作,这在我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上,人生规划上都受益非浅。”应颖凭借优秀的个人素质,系统的思维方式,扎实的理论基础,已经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中英国际学院,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作为国际化高等教育方,中英国际学院在建校之初即制定了“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办学使命,学院是为社会而培养,为企业而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可持续发展能力,能随着职业路径、通道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积极调整,灵活适应国际化高端人才市场的需求。

    高中生应该如何成就国际化人才,作为提供优质国际教育的中英国际学院,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4月9日,中英国际学院执行院长高岩教授将亲临现场,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学院对于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高岩教授曾担任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在将英国高等教育资源引入中国方面有着突出贡献,2006年被英国女王授予官佐勋章(OBE)。

    校企合作,世界名企争抢优秀毕业生

    中英国际学院职业服务及发展中心是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特色之一。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强化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技能及多元文化融会贯通能力,拓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空间,这是中心的核心目标。除了职业意识导入,职业技能初步养成,中心还与包括惠普、宜家、巅峰集团、SAP、上海通用汽车、英国渣打银行、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美国惠普、英国励展会展、德国慕尼黑展览、法国路易威登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联盟,为学生社会实践、企业实践搭建平台。近两年,先后多家知名企业为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仅2009年至2010年期间,这些企业就先后为中英国际学院的学生提供500多个实习及兼职的职位,其中有200多名学生从众多面试者脱颖而出,成功获得这些企业的实习及见习机会。

    而2011年则是莘莘学子们收获的一年, 截止3月底已有超过72%的首届毕业生获得来自38家国际、国内企业的聘用书,其中不乏毕马威、太古集团、渣打银行、美德尔福,富士施乐、埃森哲等世界500强公司,而跨国企业的聘书仍在源源不断地向毕业生们发出。这即是他们人生一个阶段的完美谢幕,又是另一篇章的精彩开局,即是终点,又是起点。

    正如一位正在学院攻读商科专业的同学所说“人们在回忆母校时,常常会用上摇篮、家庭等比喻。而我想对于中英国际学院,它更像是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我们的脚下,一头连接着一份美好的未来”。

    了解更多请点击:http://www.sbc-usst.edu.cn/career_deve.asp?mainbt=300

    活动链接:

    时间:4月9日9:00-11:00

    地点: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上海徐汇区复兴中路1195号)

    预约热线:021-643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