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行业标准带来的革命


  几日前,以“变局,整合,挑战” 为主题的2011第二届国际(北京)平板电脑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

  在会上,万利达集团董事长吴惠天在演讲中指出:“目前风起云涌的PAD是一个没有标准的产品,它同时又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产品,全球以苹果谜为主的消费者认同了iPad,尽管它美中不足,但是它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的标准。如屏幕的清晰度、尺寸、规格、工作时间、CPU的内核架构等等。”

  那么对于国内的众多竞争厂商,应该如何胜出?抑或靠哪些卖点和苹果抢食呢?吴惠天的演讲在笔者看来主要提供了三层路径:

  首先,在功能上,尤其是商用功能方面,找出与iPad之间的区隔竞争点,比如说在办公应用软件、标准的USB接口、云计算等方面,iPad是存在功能空白的;

  另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2011年中国平板电脑应用需求白皮书》中的调研数据显示,工作需要在用户购买平板电脑时考虑因素中比重已经高达45.33%,接近于娱乐需求的比重。这说明在国内市场,用户对平板电脑的商务应用开始出现需求,而且需求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平板电脑想在中国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商务领域的功能以及增值服务必不可少。

  中科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我们承认苹果电脑,苹果iPad、iPhone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产的平板电脑,也已经不差了,有一些地方不错。”他以万利达T8平板电脑为例,称其USB接口、记笔记、接投影仪、接以太网等功能都不错。说白了,万利达T8就是在商用功能体验上与竞品形成了独特竞争点;

  其次,iPad自身定位并不属于电脑,而是属于PAD,属娱乐性产品,而国内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概念定位、认知、需求和PAD还是存在本质差别的,国内的平板厂商应该对平板电脑进行行业定义,形成与PAD之间的细分市场领域竞争区隔;

  最后,吴惠天呼吁计算机行业协会应牵头尽早制定平板电脑的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对广大消费者负责。平板电脑已经面临严峻的调整,竞争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序的竞争。

  可以说,继苹果iPad之后,以惠普、三星电子、万利达、联想、汉王、中兴为代表的众多国内外的传统PC厂商、显示器厂商、手机厂商、家电数码厂商纷纷加入平板电脑市场,据美国投资顾问公司Caris & Co.的分析师罗伯特-西赫拉起草的一份报告称,在2011年,平板电脑的整体销量将是2010年的三倍以上。

  在笔者看来,平板电脑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整个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研发和销售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主流产品,同时也能够让市场竞争主体能够看清行业发展的方向,避免盲目竞争或跟风式投入。

  而且行业标准一旦建立,将会对两种企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一是长期以低性能产品浑水摸鱼的山寨厂商。标准的建立不仅会整合上下游供应链,使得产业在应用、定价等方面有规范可依,杜绝低价低质的配件及生产工艺,减少或掐断供应源头,而且还对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政府税收有莫大好处;另一个是对缺乏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平板厂商带来极大的冲击,只单一依靠配件组装来实现产品营销的企业,将失去行业的竞争优势和能力,最终会在产业发展的链条中脱节出局。因此,建立行业标准将使多方受益,是消费者和行业主力厂商的协同行为,并使整个产业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