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党内表彰向一线倾斜好!


“七一”党内表彰向一线倾斜好!

  

  为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展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中央决定,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中央要求,各地、各部门(系统)推荐的表彰对象要向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等基层单位及农村、企业、科研、医疗、教学等一线基层岗位倾斜。(2011年4月9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每年“七一”前后,全国范围内都举行各种形式的表彰评比活动,以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今年是纪念建党90周年,中央决定表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系统)要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普遍开展一次党内表彰活动。这既是展示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展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丰硕成果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对强化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更好的团结和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明确要求表彰对象的选择要向一线基层岗位倾斜,具有非常积极的信号意义。

  基层一线,最辛苦,也最能培养人、锻炼人、成就人。很多优秀的党组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长期在基层一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的奋斗着、奉献着,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巩固着党的执政之基,积蓄着党的力量之源。在党的生日之际,将全国范围的表彰向基层一线岗位倾斜,充分说明党中央没有忘记他们,相反,是一种特别关注、特别重视、特别肯定、特别支持。中央要求党内表彰向基层一线岗位倾斜,就是在强调和树立一种导向,传递一种信号,那就是,一定要将特别的爱献给特别需要关心和关爱的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基层一线的同志,不但工作辛苦,还容易被人遗忘,被人不理解或被人误解。尤其是党内的很多老实人、正派人,长期默默奉献,在经济待遇、社会待遇、政治待遇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们最需要党的关怀和温暖。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关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基层和生产一线,特别关注环境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长期默默奉献的岗位,特别关注那些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不走门子的老实人、正派人。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而基层,直接面对的是群众,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最多。如何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至关重要,也影响深远。抓基层、打基础、谋长远、促发展、重民生、求实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基层一线岗位,将那些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作为典型推出来,并加以大张旗鼓的宣传,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身边人引领身边人的作用。

  当然,先进不先进,优秀不优秀,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在基层一线岗位推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推荐表彰对象工作中,要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以及有关纪检机关和执法部门的意见,坚持标准,精心组织,严格程序,认真把关。切忌领导定调、个别人画圈,要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要自觉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真正将那些特别先进、特别优秀的推选上来,提高党的执行力、凝聚力、公信力和满意度。

  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党组织将关爱和温暖送给了基层,向基层一线岗位做了倾斜,可以极大的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从而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实施“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倪洋军)

相关新闻:

  中央决定将表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