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
26日中午,石金泉主动约上各大媒体前往谢三秀家,希望给社会关于“跪行捐款”一事一个交代。石金泉刚一进谢三秀家门,就大哭了起来,并向谢三秀连声道歉,两人相对无言痛哭了5分钟。石金泉表示要向社会道歉,每天都有很多网友打电话骂他,他良心很不安。谢三秀说之前为了宝宝向媒体撒了谎,欺骗了社会,她是个可怜的妈妈,如果社会不理解,她愿意退回所有的捐款,宁愿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3月27日《广州日报》)
“跪行捐款”是用社会信任埋单。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只要这个六个月的孩子有钱治病,就是伤害社会信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如果问一下南京彭宇案之后,那些摔倒在地无人敢扶的老人们,就会知道信任的价值。有的老人因为无人扶起耽误救治最后丧命,因为无人扶起而不得不声明“是我自己摔倒的”……这些都是信任的代价。
因为“跪行”,年轻母亲谢三秀得到20多万元的捐款。不得不承认,这20多万对于这个患病的孩子意义特殊。但也不得不承认,社会信任为20万埋单,太低了,因为它危及的是更多跟她一样的困难者。“跪行捐款”之后,当社会不再信任,爱心有所保留,导致的后果是什么?不仅仅是爱心的缺失,还有许许多多跟她一样需要救助,而因此无法获得爱心救助的机会,就像南京彭宇案中得到实惠的是一个老人,受到伤害的是更多的老人一样。
当然我们有理由同情。因为各种现实的因素,比如大病救助机制不力,社会福利保障不够,甚至只有“炒作”才能获得眼球,等等。但我们要看到,一、以一个错误惩罚另一个错误,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社会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是造假设局的理由。二、在大病救助机制不力的当下,还会有很多人需要通过募集爱心捐款获得救助,当一个人透支社会信任,等于断了其他人获得救助的机会。三、媒体和网络的公信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条件炒作。而炒作正在由“利己不损人”到“损人利己”的方向发展。在“贾君鹏”事件里,仅仅是网络噱头,到“卖身救父”——为救父亲策划以身相许,有伤害但并不大,可到了骗取爱心的“跪行捐款”,已经从最初的“不损人”,到“损人”,再到深入地“损人”。我们看到,炒作越来越失去道德感。
策划“跪行捐款”的石金泉,曾策划炒作“河南3.6亿巨奖侄子广州招万名老乡回家庆祝”、“少年以死相逼李宇春隆胸”等网络事件。我们看到,策划是如何发展到不择手段的。天涯开除他,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的态度。在我看来,无论是为了善,还是其他商业目的,策划炒作都应该恪守着“利己不损人”的底线;而一旦损人利己,哪怕是一种善意的炒作,都是对社会正义的一种伤害。用社会信任为“跪行捐款”埋单,最终埋单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1_03/27/5389488_0.shtml
“跪行捐款”在用社会信任埋单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