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大盘表现大幅下探回升走势,上证指数受外盘影响出现大幅恐慌下挫走势,显示市场过于恐慌核辐射带来的动荡不安,两会结束促使行情预期减弱,特别是经济放缓初露迹象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大盘一度出现恐慌杀跌,不过尾市逐步企稳回升,显示下档承接力量较为强劲,显示当前资金面充足。可见近期行情阶段不会结束,后市大盘仍将会逐步企稳走强。
首先来看,引发周二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原因是,继自然灾害地震过后,眼下核电站接连发生爆炸,导致核泄露增加,使得亚太地区的民众人心慌慌,尤其是日本股市暴跌,触发亚太股市全线快速急挫走势。但从随后A股的表现来看,午后下跌逐步收窄,并且收复较大空间的回升,显示2900点下方具有较大的承接力量,充分印证了当前的资金面充足的速度,这也是支持后市大盘继续走强的重要力量。而国内消息面上,央行15日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据交易员透露发行利率上调了20.2基点,达到3.1992%。这一发行利率超出了目前的1年期定存利率19.92基点,引发了市场的加息猜想,显示央行通过各种工具逐步回收流动性。并且数据显示央行数据显示2月新增贷款减少近五成,以及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连续两个月下滑,15.7%的增速也创下2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中间目标,M2出现明显回落显示了央行此前的紧缩政策收到了成效。在贷款增速继续回落的趋势下,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也呈连续回落态势,表明当前经济已出现一些初步放缓的迹象。总的来看,当前基本面负面因素一时占据上风,导致大盘在企稳之后,再度出现消化利空因素现象,综合当前的基本面因素,大盘大幅度展开上行困难重重,而下行空间又十分限。盘面观察,由核电站泄露影响,继核电题材股大跌之后,市场对日本钢铁生产暂停的预期,导致以焦煤炭为首的煤炭股全线呈现下挫局面,大幅拖累了股指下行,不过经历两天快速释放之后,这类股票继续大幅杀跌的可能性较小,也就是说对股指带来的负面冲击有限,反而在泥沙具下之后,热点将会重新排序。
趋势上,上证指数在周一企稳之后,再次受到外盘影响出现非理性恐慌调整,不过如此调整应该属于外力的突发事件,并不会改变原来的股指趋势变化。因此股指在消化外力负面影响之后,仍能逐步走强,密切关注新的题材机会炒作(陈晓阳)。
外力冲击难撼原有上行趋势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