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最可宝贵的十种科学精神


虽然发表于《科学新闻》2007年第20期,但现在的科学网不知为何却没有了,不得不重发于科学网,不想竟然因此被“科学网主”封ID。在以“科学”名义建立的网络传媒上,竟然容不得半点科学精神和学术民族意识,真不知中国的科学是否还有希望!

西方文明最可宝贵的十种科学精神
一、创新高于一切。SCIENCE在西方仅仅是记录下来的较为正确的已知知识体系的意思。比起完全错误的知识或更多错误的知识,SCIENCE是较为正确的;比起更大范围的未知知识,SCIENCE是有限的已知知识。爱因斯坦说,“全部科学不过是日常思想的精练而已”。这种认识与我们对科学一词的卫道士般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区别。日本人在翻译SCIENCE时比较中国古代分科举学分科举试的制度造设了“科学”这一汉字词语,该词的字面就留有浓厚的皇权学术、经院科学的习气。经院科学崇尚的是考据传统,SCIENCE高扬的却是首创精神。这是基于西方文明的屡次中断和历史性的重建而被迫孕育出的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创造精神

二、敢于和善于分割。西方所有的科学实验都是以分割为基础的,也就是说西方所有实验都是以牺牲事物间部分联系为基础的。因此,西方所谓科学实验不仅要敢于分割更要善于分割。

三、一切推理以下定义为基础。基于对科学是建立于分割实验的认识,西方学者认为要说清楚一个事物、问题,首先就要对它下定义。

四、敢于与宗教决裂。多数西方学者信教,正因如此才体现出其精神的可贵。从哥白尼、布鲁诺到荣格、李约瑟等都是其典范。

五、科学独立。科学是无功利的、纯粹的,知识分子也是指无政府和财团背景的、对现实持批评态度甚至与教育程度无关的人士。

六、明了实用的数学计算。基于地面活动的经验积累产生的科学体系当然会以明了实用的数学计算为基础。

七、朴素的哲学。无论是恩格斯还是黑格尔其哲学体系比较老子、释迦牟尼这些东方圣哲所达到的高度实在只能用“朴素”二字形容,但也正因如此,西方哲学易为更多人理解和实用。

八、源于地面活动经验积累的实用精神。西方科学的这种朴素实用精神导致了西方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达,也导致了特殊的哲学派别——实用主义的诞生。

九、简单明确的一维线形逻辑。源于几何推证过程的三段论逻辑简单明确,虽然适用范围没有西方发明之初认为的那样广泛,但仍然给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不盲目崇拜权威的批判精神。这是基于对创新创造精神伟大作用的认识而具有的批判精神,这种精神认为,科学永远是对现有主流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相关两会提案见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11/2/16/19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