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田园梦
韩光浩
近几日和国内知名大学的几位教授闲话,大家在讨论,面对世博机遇的苏州,给世界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教授们在心里很疑惑的是,苏州给人的感觉是“多面体”,但就是没有一个很突出的定位。是状元之乡,还是工艺之都,是制造业基地,还是东方水城,是园林之城还是科技新中心,是文化之都或是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苏州就像一个家长,对自己子女的优点长处总是如数家珍。
但是,优点或许会模糊,城市的脸孔却只会被人记住最个性的一张。人们在脑子里常常浮现所记忆的那些美好的城市,就像你用过的老相机,光感不同,角度不同,但“底片”永远只有一张。
你能给苏州一个定位吗?这或许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提问。但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这座城市是美好的,这个定位就足够了。
什么是美好的呢,我在采访中遇到一个小孩子,他曾说,如果城市像他的乡下那么有趣,乡下又和城市一样好玩,就好了。这是个多么美好的想法。吴地的天人合一不就是在述说这个梦想吗?也就在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在和我谈话时聊起,有一次,当他离开拥堵的市区,开到园区,打开车窗,路边清新的草香扑鼻而来,这一下让他激动起来,完完全全改变了他对高科技园区的印象。
青草香“改变”了一个园区,人,其实需要的很简单。在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就提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这个观点现在已经深得人心,苏州的城市和乡村如今不就是正在谈起“恋爱”,城乡之间,不再“在水一方”。
一段时间来,“城市农夫”的瓜熟蒂落成为了都市新时尚的标签,花白鲢的爱心捐助感动了一座城市,而资本的上山下乡也从他们的角度诠释了绿色的向心力。如果说过去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经济的话,那么,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更突出地表现为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生活、城市的环境,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全面角逐。
霍华德是高鼻子老外,他不懂太湖,没有人会怪他。但如果,我们这一代,没有将吴地的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世界的科学精神融于一炉,以全新的生态蕴涵来诠释苏州,无疑是可惜的。
苏州是多面的,但田园与城市的关系必然是我们必须解开的一个结。
三毛曾经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
对于一座城市,也一样。
城市的田园梦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