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问政”——探索中的沟通表达新渠道


只有大多数代表委员和官员都在使用微博这种工具,并且习惯于微博的运作模式、思维方式和游戏规则时,才能谈得上“微博问政”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28/c_121037399.htm

“微博问政”——探索中的沟通表达新渠道

20110128 21:56:5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8日电(记者 牟旭 余里 程志良)要找本市的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一封平信要两天左右,一封电子邮件虽快却仅在两人之间,而开放的微博不仅在时间上同步,还能引起“围观”形成一个公共议事平台。

 

  继去年少数省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首次实名开通微博后,在本月陆续召开的全国各省市人大和政协会议期间,更多的代表和委员也实名开通了微博,在网络上形成了继电子邮件、论坛、博客之后的又一个与公众沟通的渠道。

 

  今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实名开通微博的深圳市政协委员郭晋龙告诉记者:“微博是个蛮好的与市民沟通的平台,也给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了解社会基层情况的渠道。”

 

  114日开通以来,其实名注册的新浪微博“深圳政协委员郭晋龙”获得了新浪的身份认证,粉丝已接近3万。郭晋龙说,通过微博,他了解到了市民关注的幼儿园、民工和治安等问题。

 

  “一位被盗一万多元的市民发微博向我求助,说报案后派出所迟迟没有回应。我把他的情况转给了市公安局。随即,派出所就主动联系他进一步了解情况。”郭晋龙说。

 

  “微博解决了代表委员和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让我摆脱了过去只能利用行业协会和朋友聚会搜集对政府意见建议的局限。”本职工作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郭晋龙告诉记者。

 

  同郭晋龙一样,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也是在深圳两会期间接受当地一家报纸的邀请实名开通了微博。他的新浪微博“深圳人大代表郑学定”粉丝数也接近3万。

 

  当了十年人大代表的郑学定说,十年间,从一般性的调研活动,到几年前深圳人大公布所有代表的电子邮箱,再到今天的微博,人大在不断扩宽与公众沟通的渠道。

 

  “开通微博,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职务行为。希望能通过微博将民生和公共问题反映上去,同时还能在微博上与大家一起理性地讨论各种公共问题。”他说。

 

  今年深圳人大会议为期四天,郑学定每天都发多条微博,介绍会议情况,发表参政感受,提出政策建议。被当地媒体评为“最敢说”人大代表之一的郑学定还通过微博公布政府处理由他转达的民众意见和建议的情况。

 

  他在深圳两会期间的一条微博中写道:“我将群众向我反映的某黑诊所问题,违法建筑问题,退休保险问题,一群众十年办不下房产证问题直接交给市长处理。”

 

  继四川省前不久开通首个省级政务信息微博平台“天府微博、聚焦四川”之后,今年一月省两会前夕,四川省人大宣传处和四川省政协办公厅也相继开通微博。其中,四川省人大腾讯开通的微博更是全国首个省级人大的官方微博。

 

  “以往,普通民众很难直接面对两会,在议题产生前也不能充分发出自己的声音,往往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来获得会议中的部分内容。”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认为,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普通民众得以大胆发表各种观点,互联网让民意更加充分地表达。

 

  实际上,在被媒体称为中国微博元年的2010年,微博所起的传达民意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

 

  从“宜黄拆迁”到上海“11·15”大火等事件中,100多字一条的微博在千千万万微博用户的转发下形成洪流。微博展现出引领、表达民意的巨大作用。

 

  作为中国主要微博平台之一,新浪微博于20098月对外公测,201010月下旬用户数已突破5000万。据互联网监测研究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截至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将达1亿。该机构的调查称,近四成微博用户用手机访问微博。

 

  互联网业内人士和媒体研究专家认为,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内容生产成本,从而也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4日上午来到国家信访局,这是共和国总理首次与来京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

 

  温家宝强调,要拓宽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负责任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政府官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实名开通微博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值得鼓励。在当今多元社会的背景下,政府官员和代表委员应该与民众沟通,接受不同意见,这样才能顺从民意,凝聚民意。

 

    郑学定表示,微博帮助他更好地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不过他也承认开通微博后也有和预期不太一样的地方。

 

  “我通过微博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还很少,微博上更多的是感性的慨叹,缺少理性的、建设性的思考与建议。”郑学定说,“此外,微博的代表性还不够。比如农民工就很难上微博。”

 

  李希光也认为,微博只是了解民意的渠道之一,在微博的常用终端手机之外还有电视和电脑这两个终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曾多次在媒体发表关于微博的看法。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只有大多数代表委员和官员都在使用微博这种工具,并且习惯于微博的运作模式、思维方式和游戏规则时,才能谈得上“微博问政”。

 

  郑学定说,虽然微博的效果没有预期的好,但是他不会关掉它,要在未来一两年继续使用,即使在人大闭会期间更新的频率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