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危害


 

 
    <p><strong>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注意</strong></p>
<p>1、避免进食高蛋白饮食,不要使人体肠道内的产氨骤增。特别是不要大量进食动物蛋白。除了产氨增多以外,动物蛋白的代谢产物含有较多的芳香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可以在<a href="http://www.lyk365.com/">肝硬化</a>时抑制脑神经传导而诱发肝昏迷。</p>
<p>2、可进食香蕉等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每日1-2次,始终保持肠道内产氨的及时清除。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益生菌,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K和嗜酸乳杆菌等,稳定机体内环境。</p>
<p>3、<a href="http://www.lyk365.com/">肝硬化</a>失代偿期病人以少量食用植物蛋白为宜。因为植物蛋白中的芳香氨基酸较少,支链氨基酸却较多,而支链氨基酸可以拮抗部分毒性物质对脑神经功能的阻断。</p>
<p>4、已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平时食物应做得细烂些,避免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严禁食用坚硬带刺类的食物,如带刺的鱼肉、带骨的鸡肉以及坚果等,以防刮伤曲张的食道静脉或胃底静脉,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p>
<p>5、除非出血后的明显贫血,否则一般<a href="http://www.lyk365.com/">肝硬化</a>患者避免服用含有铁制剂的营养品或矿物质,因为铁剂具有加重肝脏硬化的作用。</p>
<p>6、在食欲下降,或者呕吐、时,要及时补钾,如饮用鲜黄瓜汁、苹果汁等,避免发生低钾性碱中毒而导致肝性脑病。</p>
<p>7、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安眠类的药物,避免由此直接引发的肝昏迷。</p>
<p><strong>一、酒精性肝病的症状</strong></p>
<p>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体征可有肥胖、肝脏肿大等。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大量饮酒的病史,表现除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常有贫血和中性白细胞增多,且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酒精性肝硬化的早期也没有症状,以后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血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p>
<p> <strong> 二、酒精对肝脏的损害</strong></p>
<p>  在喝酒问题上,有些人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有些人认为喝白酒对肝脏伤害较重,喝啤酒或黄酒、红酒等对肝脏伤害较轻,因此对这几种酒不必过分限量,畅饮无妨。实际上,不论什么酒,只要喝多了,都会危害肝脏。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与饮酒方式、性别、遗传、个体差异、营养状况、吸烟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1克酒精相当于25-40毫升的啤酒;8-10毫升的黄酒;5-12毫升的葡萄酒;3-7毫升的保健酒;2-3毫升的白酒。长期过量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连续5年以上)是酒精性肝病发病的前提条件,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直接肝毒性是导致嗜酒者肝损害的基本原因。</p>
<p>  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小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危害性大。如在短期内饮用大量的乙醇,常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女性对乙醇较男性敏感,安全的饮酒阈值仅为男性的1/3-1/2,饮酒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若合并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则更增加了饮酒的危险性。国外有研究表明,50度的白酒喝100克,或是喝2瓶啤酒,一周3-5次,持续5年就可以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每天饮酒量160克,连续20年,便可引起酒精性<a href="http://www.lyk365.com/">肝硬化</a>。</p>
<p>  <strong>三、酒精性肝病的预防</strong></p>
<p>  要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发生,需做到:</p>
<p>  1、减少应酬,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p>
<p>  2、戒酒。酒精可抑制肝细胞再生,而戒酒后,轻度受损的肝细胞可以得到恢复。若不能做到戒酒,应控制饮酒量,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在饮酒后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尤其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等。</p>
<p>  3、合理膳食。营养不良、高脂饮食和内脏性肥胖均可促进酒精性肝损害,吃适量的蔬菜、水果。</p>
<p>  4、禁烟。吸烟可增加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p>
<p>  5、因应酬等大量饮酒或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