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在房屋的表现


 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教授

 

       2011春节期间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地产夜话湛匀妙语栏目,   演讲了

 

春节民俗在房屋的表现”。

 

春节是怎么来的?据说有一种“年”的凶猛野兽,当冬天降临的时候就出来吓人,使得大地树木凋零;因为它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招: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听到爆竹声响就逃之夭夭了。“年”一过,万物生长,到处鲜花。这就是后来为何人们放鞭炮、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吃年饭来迎接新年了。

 

今天我们在喜庆春节时,来聊聊春节民俗在房屋的表现吧。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二到年三十,每逢春节老百姓欢欢喜喜,打扫卫生,一是把穷运和晦气扫出家门,二是辞旧迎接新的一年。

 

每家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以表达老百姓美好的愿望和新年寄语,这样的习俗已有千年了。这个民俗在房屋的具体表现:春联的门心贴于门板中心部位;春联的框对贴于左右门框上;春联的横披贴于门媚横木上;春联的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可贴在不同的地方。春联有五言、七言、八言、十一言等内容,有些地方因主房、客房等不同。在门上贴上新春联以外,在农村有些地方还贴上新门神,门神多贴秦琼和敬德等古代武将形象,城市居民就不多了。

 

还有屋里挂贴那些色彩鲜艳的古老民间艺术--年画,也是很普遍的。如民间流传的《老鼠嫁女》,说老鼠害人并不吉利,于是要在旧历年三十夜把它嫁出去,确保新一年吉祥平安,老白姓挂贴“老鼠嫁女”的年画和剪纸,这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

 

贴窗花,细心姑娘们剪出各种艺术剪纸贴在窗户上,表达老百姓对未来一年美好的愿望,将“福”字做成寿星或五谷丰盛或龙凤呈祥的图案,在门楣上或墙壁上将“福”字倒过来贴,表达“福气来到”,也有“鲤鱼跳龙门”图案。

 

还有门前挂上大红灯笼,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春节民俗体现我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