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现金流告急,万科网购促销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开发商在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发起销售冲刺,让人眼花缭乱的营销创新越来越有看头。上个周末,万科史无前例地启动了一场涉及10亿房源的网购行动。万科深圳公司发布的新闻资料俏皮地调侃:“人类已经无法阻止网络优惠购房的脚步了!当网络购房成为新的时尚,行业龙头万科也无法hold住了。”

  在财政、税收、行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干预下,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回落。面对房价逐级走低,调控不断升入的情况,万科通过促销收回现金,其做法是非常明智的。“万科已经进入冬天模式,在这个模式下首先就是现金为王,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其次就是积极卖房,不囤地。第三,更慎重的买地,买地是最浪费钱的,不能买错地。”万科总裁郁亮日前这样表示。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更需要庞大的现金流支撑。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3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281亿元,虽然同比上升23%,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884亿元,同比大降260%。同时,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0.46万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增加9923亿元,同比少增7439亿元,比上半年低2.1个百分点。除了银行信贷渠道之外。这意味着,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降价销售存量房产,缓解资金压力将是现实而理性的选择。

  虽然地产类公司都秉承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但在今年上半年紧缩的楼市政策压力下,房地产行业一片萎靡,导致一些企业存货剧增,给现金流带来了摧毁式的重压。数据显示,截至10月,全国执行限购政策相对最严格的10个城市中,库存积压达到了6044.46万平米,环比9月初上涨了6%。同时,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沪深股市140多家上市房企存货总量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了42%。其中,库存同比增长的公司多达112家,占比77.78%,库存环比增长的也有109家,占比75.69%。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这些库存的房子销售的确成为问题。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前几年疯涨,是因为炒房客、预期能保值的人拼命购房,刚需怕涨价也尽快购房。而现在在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这些人都处于观望状态,所以,房子的成交量出现大幅萎缩。如果房产税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房价势必还会再下一个台阶。

  12月2日,央行调查统计司的两份报告称:经济、金融数据的变化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其实不管未来房价拐点是否出现,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与其在晦涩不明的楼市调控中摇摆不定,与其被动等待调控的早日松绑,还不如自力更生、放手一搏,掌握足够的现金流是房地产企业当下最为紧迫的事情。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自始至终贯穿于现代企业的每个环节,充足的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企业一旦失去现金流就会停滞不前,濒临破产。尤其是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面对资金链紧张、信贷紧缩,调控始终不放松,中国房地产面对的这些残酷现实,如果一些房产商依然还懵然无知,还在做“政策回暖”梦,等待的只能是破产的结局了!在过去,面对宏观调控,像万科、恒大这些上市房企也都采取了降价促销的方式,不仅没有影响到品牌,相反可以率先瓜分掉市场的刚需份额。因此,当下的房企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比较紧张的企业,应该尽早降低身段入市推盘,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抢得市场先机,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好资金面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