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抓住中医发展机遇
随着现代化进程完全可以预见的是,科学进步将会使更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普遍需求与优先选择的医学理应是中医。因此,在现代化评价指标中,将祖国医学发展状况列入评估范畴,应是中国特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项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涉及西医药源性和医源性副作用的问题也被凸显出来。一些西药导致的致病菌变异,实质是对人“体内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发达国家已开始对药物以天然植物为主,临床实践长达数千年,案例计达数万亿人次的中医而倍加关注。就连一些西方现代医学家中的有识之士,对未来的预见也竟是,回归到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诊疗和以天然药物为主的中医。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治疗方面的优势,必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流。这是人类既关注外在生存生态环境,又关注影响健康的“体内生态环境”的必然结果。
此外,西医持续上涨的医疗费已成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最大经济负担或社会债务,这也为中医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因此,挖掘与开发中医药宝库,研制有中国文化特色与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品,以及与本草植物为主的饮食品,既是振兴中医之路、创新发展中国食品工业之路,也是一条以种植中草药激活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西医并重各行其道中医方显其特色
面对未立足中医特色优势而把卫生资源过重地投向西医的现状,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也会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不堪重负的地步。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对中医的认识问题,才能从体制、结构、资源配置上加以根本改革,才能在中药及相关食品行业中,创新出疗效更好的药,创新出能吃出健康,喝出健康的更安全食品,使食品与药品都建立在防重于治的科学理念上。中西医的显著差异表明,中西医只能以尽力各扬其长而缩小其短,而不能以彼之长来补己之短,因为彼之长补不了己之短。因此,中西医只有各沿其道,各扬其长、各缩其短,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双赢,造福人类健康的宗旨。中医药只要能遵循自己的理论基础,尽量汲取现代科技成果为己所用,又善于结合临床,不断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那么,势必在继承的基础上,就能取得大发展。在中医人才奇缺的现时背景下,只有创造条件,不拘一格地发挥确有真才实学高端人才的悟性与灵光,才能以创新迎来中医影响世界的21世纪辉煌。
此系列文章著写于2011年2月
中医影响世界论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