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1年就要过去了,对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的行来说,其2011年的幸福指数又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看车主在2011年的幸福指数,新浪和网易等对车主的幸福指数作出了网络调查,新浪网统计的国内车主幸福指数只有5分(满分10分),也就是说幸福指数还不及格;网易的调查显示车主幸福指数打分为5分的从2010年的64.8%提高至70.7%。
再次,那些没有私家车的消费者,其出行的幸福指数又有多高啊?对于打车的人来说,上下班高峰期打车越来越难,并且打车费用也不断上涨,堵车情况越来越多;对于乘坐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的来说,公交车越来越拥挤,很多时候根本挤不上去,并且经常堵车,特别是大夏天,上百人拥挤在一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里,滋味肯定不好受;而轨道交通虽然时间比较准点,不存在堵车问题,但是其拥挤程度可能比公交车还拥挤,上下班高峰期,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几乎很难挤上车。
以上,导致了市民出行的幸福指数很低。堵车问题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级城市扩展,每个大中城市的堵车难题越来越大。要让所有市民出行的幸福指数提高,第一大难题就是解决堵车难题。那么,如何解决堵车难题?如今的私家车上路越来越多,很多人买私家车是为了出行方便和快捷,但是现在私家车增多之后驾车出行反而不方便快捷了。
让马路畅通起来,除了修建更多的马路和桥梁,能有一定作用,但是也赶不上私家车的保有量的增加幅度。其实,为了提高全部市民的出行幸福指数,就应该从私家车下手,但是政府需要在公交建设先行的情况下,让轨道交通更方便,让公交出行免费或者收取更低的费用。同时,提高私家车使用门槛,征收城市尾气排放污染税,让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进行按里程收费,鼓励私家车在郊区去用车。这样,既保证了政府城市轨道和公交建设的资金投入来源,也给城市里那些有钱的人出行带来了方便,同时也让普通的市民更加方便快捷地免费或者更经济的出行创造了条件。
提高市民出行的幸福指数,根本在于梳理问题的源头,很多市民购买私家车是因为公交出行不方便和不舒服,很多私家车主情愿开车去马路上堵着,也不愿挤在公交车里堵车。提高市民出行的幸福指数关键在于政府,政府的政策措施能帮助提升市民的出行幸福指数。其次,作为每个市民交通参与者来说,每个司机驾驶者提高驾驶素质,遵守交通规则;每个公交出行者爱护车内舒适乘坐环境;每个马路步行者和骑行者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希望国内市民的出行幸福指数来年步步攀升。
市民出行幸福指数缘何越来越低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