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不过是在设想一个互相仁爱的社会。如果要求他那个时代完全否定“君”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由己度人,于家及国。推导出一种上下和谐,互相仁爱的社会。虽说不现实,但是谁又能说不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呢。至于后世实行的变了味道,也不仅仅是他老人家的过错吧!什么东西走到了极至,也许就走到了反面。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观念也都本来就有的,也不是孔子独创。在那个家国不分的时代,孔子的这种思想也不是没来由的。在孔子之前,至少有个印象中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也就是这个样子的。虽然那个是被美化了的,但是这个至少是当时公认的一种思想。孔子只不过是将其更加系统化而已。这也许就是某些人批判的过尤不及的中庸之道吧。这种家国思想是不是正确的姑且不论。仅从一般意义上说,强调仁孝也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经常说孔子是讲“礼”的,但是孔子的“礼”和在孔子之前传承的“周礼”并不是一回事。
中国乌托邦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