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其实孔夫的核心理念是“仁”,“礼”只不过是仁的方式或者说是手段。这个还是留待以后再谈吧。
“孝为仁之本”。古人有个说法,“仁”可以与“人”相通。“孝为人之本”如果不考虑后来割股卧冰之类变态的作法,也是没有什么疑义的。我个人任为,孔老夫子也不一定会赞赏那样的作法。“孝”本身是绝对正当的。但孝如某些后世的理解,又是“肖”又是“纲”的,就有问题了。
这个问题太大,好在仁、孝、礼、家、国。都是《论语》谈得最多的命题。以后有时间慢慢说。
这一章不过是在讲人的根本问题,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连一个“人”都不够格的话,还是不要奢谈什么学或者不学的问题。
有子说:一个人,[平常的]为人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那么这样的人]而会去顶撞(冒犯)上级(对上级不尊重),[这样的人/事]是少见的;而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样的人]是没有的(不存在的),“君子”都会重视基本的[东西],作好基本(根本)的[东西],“道”自然就会发生出来。“孝弟”,就是“仁”(作人)的基本啊!
人与仁
评论
5 views